蘋果基金贊助老有安居計劃<br>女義工維修長者家居

蘋果基金贊助老有安居計劃
女義工維修長者家居

一般人認為「整水喉」、換廁所水泵等「粗重」工作,應由男士負責,但一班以前只懂煮飯、洗衫的婦女,經過明愛元朗長者社區中心訓練下,已可獨立替區內獨居長者維修家居設備。是次「老有安居」維修計劃,乃蘋果日報慈善基金贊助的其中一項社會服務計劃,新一季資助計劃申請已展開,歡迎社會服務機構提交計劃書申請。

連續兩年替明愛長者社區中心做義工的44歲家庭主婦阿華是新移民,來港只有5年,因為家中有一名患哮喘的長期病患幼子,故感同身受,盡力幫助區內有需要的長者。

身經百戰練成忍功

目不識丁的阿華,以前從未嘗試更換水喉、水箱。經過兩次共8堂的訓練,及多次實習,阿華已稱得上是半個師傅,很多工程項目都是單人匹馬上陣。
不過,社會上對男女崗位的歧視仍然存在,阿華說:「試過有位老人家見我哋上嚟嘅義工都係女人,好質疑咁問:『你哋掂唔掂㗎?』。當時我冇嬲,反而要證明畀佢睇,我哋係得嘅!」她說,最終這名老人家亦喜出望外地「收貨」。
阿華不諱言曾遇上「棘手」個案,「上年試過去過一間好臭嘅屋,個老人家唔捨得用水,廁所好臭,我仲要踎係馬桶側邊維修,嘔咗幾次。之後返到屋企,見到自己屋企個馬桶都嘔。」
身經百戰後,阿華的「忍功」已進入化境。
另外兩位女義工阿坤和阿薇,同樣是該維修隊的「班底」,她們由零開始,學懂怎樣拆除和裝嵌水龍頭。阿坤認為,除了幫助長者外,自己也練得一門手藝。「以前唔敢落手做嘅嘢,𠵱家都學識做。」自信滿分的阿薇則說,維修水喉等項目「冇難度」。
教導義工維修技術的陳師傅任職塑膠五金工模工作,面對十名女學員學習「男人專長」,他教學的秘訣是「放手畀佢哋做」。他說:「女人都做到呢啲工程」。學員除實習外,課堂上會將水喉「解體」,再由學員自行裝嵌,令學員掌握這門技術。

二百獨居長者受惠

籌辦這項維修計劃的明愛元朗長者社區中心負責社工張佩兒姑娘表示,今次計劃已是連續第三年獲得蘋果基金撥款。
今次服務範圍包括元朗巿中心、鄉郊及天水圍,受惠人士是60歲以上經濟有困難的獨居長者,合共200戶,計劃由今年7月起至明年1月結束,目前已有60戶完成維修工程。
該計劃主要維修項目包括更換水喉、水箱、電插座、光管、門鐘及門鎖等。12名義工當中有10名是婦女,另1名師傅及1名男義工。他們除維修外,亦會留意長者若有其他需要,例如家居不衞生及欠缺平安鐘等,會即時轉介。
目前義工人手仍未足夠,張姑娘呼籲有興趣人士致電該中心24797383與其聯絡。

三名女學員各展所長修理廁所設備。

阿華用玻璃膠修補鋅盆漏水的罅隙。

欽伯指新換的水龍頭不再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