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欠投入感 學習動機減低<br>大專生選科傾向功利主義

上課欠投入感 學習動機減低
大專生選科傾向功利主義

【本報訊】一項問卷調查顯示,受訪的805名大專生雖逾半數在大專入學選科時優先考慮個人興趣,但仍有近三成受訪者以功利主義為選擇就讀課程的主要考慮原因。團體認為,這種心態易令大專生對所選修學科缺乏投入感,並減低了學習動機。 記者:譚曉熙

突破機構的香港青少年研究檔案工作小組,於本年4至5月以網絡問卷形式進行調查,以了解大專生的學習動機與目標。
在805份有效問卷中,約250名大專生表示大專入學選科時,純粹考慮公開考績和可獲授學位資格等功利因素,並沒有考慮個人興趣。
另外,有近三成受訪者認為,現時就讀的課程不適合自己,例如不能釐清人生目標、不能滿足日後的工作需要、課程不合乎報讀前的期望或個人興趣等;這批受訪者之中,更有逾五成是單以功利因素選科;超過七成對課程欠投入感。

有人生目標更投入

不過,受訪者之中,有近八成人表示有清晰的人生目標,當中有45.2%以「發展個人事業/考取專業資格」為目標。據工作小組分析,他們較沒有人生目標的受訪者,更能投入和重視所修讀的課程,故推斷確立人生目標有助對學習的投入感;因此家長、社會機構和學校應鼓勵年輕人訂立個人興趣和目標。
現年20歲的Calvin現就讀樹仁學院社會系,一年前因明白個人興趣比學科的名氣更重要,因此婉拒了科技大學電腦系的取錄,他笑言不曾後悔。
另外,問卷調查顯示,六成大專生有做兼職,主要因為經濟因素,當中近八成為賺取個人生活費,不過這與學習動機無直接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