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7月份,港股交投氣氛持續淡靜,直至上周美國聯儲局公布最新經濟報告,反映個別地區經濟放緩,加息壓力進一步下降,恒指上周四急升三百點,港股成交量才回升至280億元較高水平。
其實上周初大市仍然欠缺動力,平均成交額只得約200億元,反映投資者入市態度仍然相當審慎,或與觀望下周滙控(005)公布業績有關。
在大市波幅收窄、成交量也減少的情況下,不論恒指或藍籌股窩輪,近日引伸波幅都有下調壓力,間接影響窩輪價格表現。
遇上這種牛皮市況,投資者應檢討買賣窩輪的注碼,同時避免持有短期及價外的窩輪,以減少引伸波幅下跌的影響。
除藍籌股及恒指輪外,中資股也有此情況。過去一周,H股指數大致在200點波幅內徘徊,熱門股國壽(2628)、建行(939)及交銀(3328)等,不但成交減少,股價波幅也愈來愈小,窩輪價格因此受引伸波幅下跌影響較大。
至於發行新輪不久的中行(3988),過去10個交易日,股價高低波幅僅0.125元左右,投資者或會發現,個別中行輪近日價格跌幅相當驚人,即使屬於6個月或以上的中期輪,跌幅都有可能比3個月左右到期的短期輪大,而且窩輪價格不太跟隨正股表現,出現臨收市時跌幅特別大的情況。
這與個別發行人在新輪定價時將引伸波幅定得太高,以及調控引伸波幅手法有關。作為一個有信譽的發行人,應盡量令窩輪引伸波幅有秩序調整,以及避免窩輪引伸波幅過份飄忽。投資者在揀選窩輪時,為保障自己利益,也應以維持引伸穩定性具信譽的發行人為首選。
中移動50元關反覆
上周中移動(941)表現一枝獨秀,其相關窩輪成交激增。技術上,股價衝破了5月高位47.55元,除上升動力增強,中期走勢也屬一大突破。惟股價在短短兩日內升了7%,已呈技術超買,或需要先行在50元關口反覆,消化連日來龐大升幅,投資者可考慮在49至51元之間採取上落市買賣策略。
如看淡中移動短期走勢的投資者,可留意中期價外認沽證4739。4739行使價46.88元,今年11月尾到期,提供6.2倍實際槓桿,引伸波幅約37.8%。
相反,如看好中移短期走勢的投資者,可留意中期輕微價內認購證4702。4702行使價47.88元,今年11月尾到期,提供6倍實際槓桿,引伸波幅約34.3%。
李錦
法興證券衍生工具部高級副總裁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李錦為證監會持牌人士,作者及其聯繫人士目前持有滙控(005)的財務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