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壺普洱:我們心願未了

沖壺普洱:我們心願未了

胡鴻烈 86歲 
香港樹仁學院校監

政府若能盡快公布香港樹仁學院升格為大學當然是好事。若那天真的到來,我會叫太太鍾期榮校長穿起紅色旗袍,我穿黑色西裝、結紅色領呔,11月12日35周年校慶當日,在學校大禮堂與學生及校友一起唱校歌隆重慶祝,還要搞聚餐。
畢竟是35年歲月與努力換回來的成績。現在妻子說話、走路都吃力,與人談起矢志辦大學的辛勞,只得「一言難盡」四個字,試問有幾多人能體會得到。
我們年紀大了,兩個同樣86歲的老人家每天黃昏繞着樹仁校舍散步,我只有簡單想望:妻子能像以往一樣完全靠自己走路。

………………………………
五年前鍾期榮因為忙於學校事務中風入院,我難過、焦急。很多人都趕來醫院要看看她……,最後她能撐下來,我們決定從麥當勞道寓所搬到樹仁宿舍居住,樹仁成了妻子的精神治療。
從不能吃飯、走路,校長慢慢地康復過來,現在可以吃普通食物,可以撐着枴杖在別人看護下走路。她每天堅持辦公數小時,聽校務滙報、看報紙、看電視、散步兩次。我們睡得好,因為,我們心裏是快樂的。
30多年前香港的大學學額嚴重不足,樹仁校址由跑馬地、灣仔萬茂里遷到北寶馬山慧翠道,學術評審課程是這樣漫長。鍾期榮曾這樣勸免學生:「我是決心要辦大學的,人家不承認你,最重要是你承認自己。」這就是她的個性。我們堅持大學四年制寸步不讓,最近有舊學生回來問校長樹仁升格大學一天,會對師弟妹說甚麼?她說:「大家繼續努力。」
七十、八十年代學生記憶:萬茂里校址新聞系學生休息室擺放的是幼稚園枱櫈、男生廁格是幼兒生的尿兜。提起校長在樹仁「捉學生」的流金歲月,她仍然記得:「頑皮學生早退、走堂,被我捉着,不准走,罰留堂,做功課。」家長式管教大專生在她來說是沒有問題的,因為「人都是人,我對他好,他一定感受到。」
畢業生暱稱她做「老校」,她看學生是自己子女。現在老校在樹仁吃力散步時想起她有23,000個畢業生:「能回來見個面就好了」。

………………………………
當年我決心自資一億元在寶馬山興建新校舍邁向辦大學目標,很多人看我還未成功就要破產,有些校董決定退出。結果,我獨力支付教學大樓費用,往後還興建了圖書館、文康大樓,研究與教學大樓快要興建了。
別人疑惑香港有錢佬為何不捐一點經費給樹仁,頑固地靠自己辦大學是好是壞?我當然歡迎外來捐款,但很少人捐錢不講條件的。我的辦學理想是以博雅教育弘揚中國文化。每年收生1,000人,不擴大規模,錢不用多。
我多年做大狀賺錢都是靠努力與機遇,有生之年能把這麼一所學校留給社會,我當然十分安慰,就是一旦離開這個世界,樹仁繼續生存20年絕對沒有問題。
升格也好,不升格也好,我們每天還是要教好學生。我有信心升格之期不遠,鍾校長一定可以親自向學生宣布這個消息。
撰文:冼麗婷 攝影:孔慶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