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黎兒 文化時事評論員
日本乃至國際間都正在猜測,小泉會否在任期內最後一個終戰紀念日去參拜靖國神社,日本《經濟新聞》卻早在上周報道了一個獨家,就是跟昭和天皇非常要好並隨侍左右的宮內廳長官富田朝彥,生前曾留下一張筆記便條,顯示昭和天皇也對靖國神社將甲級戰犯合祀在一起表示不快,從此之後,天皇便不再去參拜了。
靖國神社在戰後從原本在軍方管理之下,變成一個獨立的宗教法人,不過還是反映了日本政府及各保守團體的意向。終戰時,進駐盟軍主張所有的神道、神社都應該摧毀,態度強硬,一度要燒掉靖國神社,但當時盟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將軍曾跟上智大學耶穌會院院長,及當時羅馬教宗使節等商量,認為「燒靖國神社會讓美軍歷史蒙羞」,所以擱置計劃。
前天皇拒絕合祀
靖國神社將甲級戰犯合祀的做法,是讓中韓最無法接受的,這件事在一九七九年公開時,也曾震驚日本國民,當時中韓反而還沒有甚麼反彈的聲音。
日本政府將十四名甲級戰犯如原首相東條英機等,以「昭和殉難者」名義,在一九六七年送到靖國神社,要求神社將他們也當作「神體」來奉祀。當時第五代宮司、舊華族(皇族)出身的筑波藤磨拒絕,所以在他在職的十年間,十四名甲級戰犯只以「宮司暫存」方式保留。到下一任宮司松平永芳就接受合祀,從一九七八年十月十七日開始合祀,但日本各界仍不知情,直到翌年四月十七日,事件才曝光,可見當時合祀本身對靖國神社而言,也是不光彩的事。昭和天皇對松平進行合祀不以為然,認為他完全不理解上一代拒絕合祀的苦心。
先後共參拜五次
早在數月前,日本《經濟新聞》替富田遺孀整理富田多達四、五十冊筆記時,發現了這張便條。富田細心慎重,不會誇大紀錄昭和天皇的話,因此可信度相當高;問題是,日經早已發現這張便條,卻故意到現在才發表,背後存有財經界想阻止小泉在八月十五日參拜靖國的意圖,財經界是想改善跟中國的關係。
對於日經報道最驚愕的,是小泉與安倍二人。小泉六月底訪問加拿大跟隨行記者懇談時,提到參拜靖國神社問題,他說:「去幾次不成問題,這不是個人的自由嗎?」他這話暗示在任內(直到九月三十日)會去靖國神社參拜;小泉就任首相後共參拜過神社五次,但都故意迴避了八月十五日的終戰紀念日。他在○一年當上首相的總裁選舉中,為了爭取組織力龐大的遺族會的支持,曾經承諾「不管遭到任何批判,我也一定會在終戰紀念日參拜」,但至今未曾實現,因此各界都預期他將於下月參拜。
安倍態度更強硬
安倍也感受到這張便條的震撼,他在七月二十日的記者會表示:「宮內廳沒人看過這張便條,到底昭和天皇是否說過,完全不知!」對便條的真實性及意義表示質疑。關於靖國參拜,安倍又比小泉更硬,他認為「領導人對於為國殉身的人表示尊崇之意是應該的,任何一個國家都如此做」。
對於二次大戰的戰爭責任,他認為「應該委諸歷史」,不過在七月二十二日,他表示自己「不會在八月十五日參拜」,安倍也擔心靖國參拜成為總裁選舉的焦點,讓穩操勝券的他中途發生意外。現在關注的,是小泉會否在該天參拜,從小泉最近的言行看來,多少因為即將下台而非常放得開,比較不顧一切,不知道富田便條是否真的能擋住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