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策略發展委員會轄下的管治及政治發展委員會,昨天討論普選模式。委員李卓人批評,會內的保守派提出的普選方案,例如民建聯副主席譚惠珠倡議由四分之一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提名,才有資格出任候選人,「咁樣變相成為委任制」。這些為普選設過濾及篩選的意見,根本不能代表民意,也違反自由開放選舉的原則。
曾蔭權迴避談2012年普選
據悉,昨日會議沒有討論2012年普選。特首曾蔭權會後見記者時也迴避2012年普選的問題,只表示現在談的是普選特首模式,待模式探討、得出共識後,路線圖和時間表將迎刃而解。他又表示,策發會下一步會研究特首候選人提名委員會的組成及提名機制等,但若人人堅持己見,拒絕聆聽其他人,到頭來選舉制度難有寸進,更遑論達致普選。
多名委員在會上提出不同普選模式,李卓人引述譚惠珠建議稱,參選者要獲得四分之一港區人大提名、及四分之一立法會議員提名,才有資格參與特首選舉,譚惠珠解解,因為提名者要「代表中央睇住,如果選出嚟中央唔確認仲大鑊」;也有建議指候選人必須取得各個界別認可,包括工商界,才可以有資格參選特首。
李卓人批評,上述建議是為普選作篩選及過濾,不是真正的普選。他建議以選舉委員會作為基礎組成提名委員會,同時容許取得五萬名選民提名的人士,以及在立法會選舉取得兩成選票的政黨,都獲得提名候選人參選特首的資格。
英國會:港民主步伐太慢
另一委員、民主黨主席李永達表示,希望特首可於本年內決定普選形式,不應拖至明年才公布,他認為應該為特首提名設上限,確保不會出現前特首董建華及曾蔭權壟斷提名票的情況。
另外,英國國會外交事務委員會成員NigelEvans與PaulKeetch昨天訪港。Keetch表示,英國國會最近的香港半年報告措詞較強硬,因為香港民主步伐實在太慢。兩人又勸勉香港的反對派,應努力提出較政府更好的政見,以證明反對黨能較現任政府更值得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