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家寶的破鞋

溫家寶的破鞋

古德明

七月十五日,中共總理溫家寶巡視河南孟津縣,中途脫下鞋子,左右拿着四處找人修補:「鞋子開膠了,請幫助黏上。」中共報刊說,那雙鞋溫家寶穿了最少兩年,走過全國三十個省幾千個市,從中可見溫家寶為人。溫家寶據說還有一件十年不棄的羽絨衣服。

踵決裘敝的意義

明朝宋濂的《燕書》有一則寓言:齊景公好儉,諸大夫於是都羸馬敝衣入朝。景公憐他們清苦,下令各賜錦衣,說:「而等勿過儉也。」諸大夫懇辭,說衣食不必求精美:「儉,德之共也。」景公深受感動,不料有一天出遊,碰見諸大夫肥馬鮮車,齊集鹿門歡宴,旨酒佳肴川流不息。然則溫家寶踵決裘敝,究竟有甚麼意義,中共報刊未必說得清楚。
我們清楚的,是上月溫家寶訪非洲,以六千六百萬美元資助加納,二十億美元資助安哥拉。早些時,則以八億美元資助蘇丹,十億美元資助尼日利亞。而溫家寶輕擲萬金的時候,新中國又見一年一度洪水滔天,萬千災民流離失所;又見工人勞力榨盡後,工資了無着落,或引火自焚,或揮刀自殺。
也許,要了解新中國,我們不必看溫家寶那雙破鞋,卻應記取一個天真孩子的名言:「今天不是吃了一次飯嗎?怎麼又吃?」這孩子生長新中國農村,初次見識每天吃三頓飯的城市人生活。溫家寶的孩子當然和這孩子不同:溫雲松是北京Unihub公司總裁,富貴大概不是靠父親「十年不換羽絨衣服」而來的積蓄。

難估計黨員財富

中共黨員的富貴,一般都是不知道怎樣來的。據廣州《南方週末》最近發表的調查,新中國超級富豪有一半是共產黨。而這只是粗略統計。
溫雲松、江綿恒、李小鵬等等家財多少,哪裏是《南方週末》所能查到的。
《燕書》所述齊大夫無非杜撰人物。舊中國官場的廉潔,和溫家寶式廉潔其實絕不相同。
清朝初年,我國有個于成龍,總督富庶的江南,「好微行,察知民間疾苦、屬吏賢不肖。自奉簡陋,日惟以粗糲蔬食自給」。他任官從來不攜家屬,去世時,將軍、都統、僚吏等到他家裏探望,看見除了綈袍一襲以及牀頭幾瓶豆豉、鹽等,四壁蕭條。百姓家家繪像拜祭,「罷市聚哭」(《清史稿.于成龍傳》)。

珠宮貝闕不許窺

北宋年間,我國有個仁宗皇帝,衣冠不正不見大臣,有一次病倒,中書省、樞密院大臣到寢閣問安,見一切器服質樸,御榻上衾褥只是用粗綢製成,而且都很殘舊,「然外人無知者」(《歸田錄》卷一)。
今天,中共高幹的珠宮貝闕從來不許百姓窺看,出巡時衣物殘舊一點,則惟恐天下不知。宋濂《燕書》說:「作偽,心勞日拙,其齊大夫之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