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是唐山大地震30周年忌日,唐山全城一片哀戚,官方悼念活動低調舉行,僅以河北省委書記白克明掛帥,國家主席胡錦濤雖未出席官方公開悼念活動,但到唐山接見了部份當年地震中的孤兒。唐山市民昨促請中央,將每年7月28日定為「全國蒙難日」,以彰顯中央政府的重視。
發生在1976年7月28日凌晨3時42分的唐山7.8級大地震,死傷慘重,短短15秒鐘,唐山頓成廢墟,242,000人死亡、164,000人傷,是上世紀十大災害之一,也是上世紀死亡人數最多的地震。
武警驅散悼念群眾
從前日下午起(即忌日前一天),大批罹難者家屬已從四方八面湧到唐山抗震紀念碑廣場致哀,他們靜靜地坐在紀念碑前,悼念在地震失去寶貴生命的家人。然而,當以省委為首的官式悼念活動昨日早上開始時,這些守在紀念碑的數千名家屬及悼念群眾就被武警驅散,被趕至遠離紀念碑十米的地方,只能遠遠的眺望官方悼念。
上午8時半,官方悼念活動正式開始,河北省委書記白克明、省長季允石率領700名官員、解放軍以及工人代表出席,全體人員默哀3分鐘後,四名武警將兩個分別是河北省委、河北省政府和唐山市委、市政府的花籃抬上紀念碑。其間,一名女官員和兩名男官員先後落淚。而在整個過程中,數千名在紀念碑外的群眾,一直沒有離去,沿路排出500多米的隊伍。
河北省委書記白克明在其後舉行的千人紀念大會上指出,沒有中央的關心、全國人民的支援和解放軍的無私奉獻,就沒有新唐山的發展。
官方整理地震檔案
不過,一名在路邊拜祭罹難親友的唐山市民表示,希望國家將每年的7月28日定為「全國蒙難日」:「國家應該這樣做,只有唐山人是做不到的,這是國家應該重視的。」而中國科學院院士周錫元則促請中央,將每年7月28日定為「全國減災日」,以加強國民的減災意識。
據報,河北省檔案局已開始整理唐山地震的檔案,當中包括24萬名遇難者的資料。
此外,建設部工程質量安全監督與行業發展司副司長曾少華則指出,即使經過唐山大地震,減災資金投入長期不足,部份地方忽視抗災,撤銷抗震部門。
新華社/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