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多謝阿爸報警拉我。」三年半前被父親大義滅親告發藏毒,令當時年僅17歲、吸毒四年的何沛坤醒覺,不但下定決心戒毒,更重投校園修畢中五。有醫生引述一項研究指出,本港濫藥人士有年輕化的趨勢,最年輕的僅得九歲,呼籲家長提高警覺,並付出更多時間教育和陪伴子女。
被判入戒毒機構
何沛坤在六年級時於居住的元朗徙置區附近接觸到癮君子,在「貪得意」下吸了第一口白粉,從此不能自拔,其後更會每周在深圳居留三至四天,方便到內地夜場消遣和吸毒。他說:「嗰陣時眾叛親離,一齊出去玩嘅朋友都歧視我,覺得我成個道友咁……有段時間連家姐都唔認我。」
直至70歲老父向警方告發他藏毒,他終於下定決心戒毒。被判入戒毒機構正生書院後,他逐步修好與家人的關係,更重投校園。將於下周中五放榜的他笑指未必能升讀中六,但希望投身傳媒工作。
香港電台上月進行一項調查,發現在1,299名受訪高小及初中學生中,21人(1.6%)曾濫用毒品或藥物,年紀最小只得九歲,首次濫藥的平均年齡是11.8歲。葵涌醫院藥物誤用評估中心高級醫生張建良於記者會上指出,不少濫藥青少年都有家庭問題,更曾有青少年濫藥三年,其家人也懵然不知,呼籲家長提高警覺。
禁毒專員余呂杏茜出席同一場合後表示,根據中央資料庫資料顯示,首次濫藥年齡並無下降。她強調當局會加強家庭教育,推出地區性家長講座,讓家長正確認識濫藥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