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哀歎「有勁沒處使」

專家哀歎「有勁沒處使」

每日清晨、天蒙蒙光,住在河北山海關市、68歲的呂興亞走出住所、騎上陪伴他數十年的單車,向郊區駛去︰「像吃飯一樣,少了一天都不行,已形成個規律了。」他由1970年開始從事水氡觀測地震,退休後仍堅持每天騎三個小時的單車,到郊區的一口古井取水樣,再回到那個由雜物房闢出一角的研究室,從事他數十年來風雨不改的地震預測研究。

堅持每天取水驗氡氣

氡是一種地底石頭所散發出來的特殊氣體,經由泉水或水蒸氣而滲漏至地表。在地震發生前,滲漏的速度會加快,因此測試水中氡氣含量是一種預測地震的基本方法。
唐山地震前,呂興亞亦曾在當地觀測站作出預報,並上報給唐山、河北、天津的地震部門,但沒有回音,30年來,他每次想起唐山地震都想哭︰「退休後想想自己幹啥好呢?想起24萬人一瞬間就沒了,衝這就要幹下去!」但最讓他心痛的是他原本所屬的研究室被拆了,十多個水氡取水站亦全蓋上樓房。他惟有一個人騎着單車去更遠更偏僻的地方找合適的水氡取水站︰「搞地震光靠專業不行,坐在機械前來搞不行,要拿眼看、去實地觀察。但現在這些群測點都沒了,兩條腿就剩下一條了。」
古稀之年的呂老,現時最希望自己可以有一個真正的小小研究室、在住所附近可以挖一口井供他取水樣,他心有不甘地說︰「我現在是有勁沒處使呀!」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