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學堂:內地四大銀行有保護罩

投資學堂:內地四大銀行有保護罩

近期國內與銀行業有關的消息頗多,其一便是內地銀行高層大執位,據報道,建設銀行(939)副董事長常振明呈辭,將赴中信集團工作,以接替孔丹的職務,而孔丹則接替已經請辭的王軍之職務。同時,現任交通銀行(3328)行長張建國,將會調任建行行長的職務。筆者感到,這次內地銀行高層大執位,與年多前國內多間電訊公司高層大執位極之相似,但由於銀行業所擔任的角色及重要性,均較電訊業為高,再加上內地銀行近年才剛上市,故這次內地銀行高層大執位,頗受海外市場關注,市場普遍感到,這次國內有關方面的調配,並非從公司盈利作出發點。
美國雖然亦曾出現以政治為目的之調動,例如布殊總統突然從上市公司中徵調高層為其任命,較近期的例子莫過於美國新的財長保爾森(HenryPaulson),當市場知悉高盛的CE(ChiefExecutive)保爾森將被徵調接替斯諾時,一度引致高盛的股價下挫。其次便是家樂氏粟米片的CE古鐵雷斯(CarlosGutierrez)突然被布殊徵調委任為商務部長,因而引致家樂氏的股價一度「插水」。

中央關照 盈利唔憂

美國雖然亦曾發生因政治因素而從上市公司中徵調高層為政府效命,但卻較少(應該沒有)出現有關方面會將某上市公司高層調往另一間互相競爭之上市公司的例子,因為可能會引起股東們的不滿,甚至訴訟。
年多前內地電訊業的高層大執位,以及這次內地銀行業高層大執位等事件,不禁令筆者感到,這些機構的運作模式,與盈利為首要目的之企業不太相似,反而與政府部門的運作更為相像。例如早前本港某個局長要到海外讀書,又或某官員被特首徵調幫其競選,則其職位便由另一個局長「頂上」,而另一個局長之職位又由另一個官員接替,繼而出現一連串的高官大執位。這次內地銀行業高層變動,亦與政府部門的人事變動相似。某程度反映在中央眼中,這些銀行仍是政府的機構,不是純以商業角度運作。
在公司管治方面,上述當然不是一個好例子,但從另一個角度想,假若在國家眼中,這些銀行仍是政府機構,則日後一旦出現問題,相信中央很大機會仍會出手相助,正如2004年,中央便曾注資450億美元於中國銀行及建設銀行。故此,在中央的照顧下,內地四大銀行的盈利應不會太差。
譚紹興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譚紹興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