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與羊 - 鍾偉民

狼與羊 - 鍾偉民

讀舊《蘋果》,知道美國密歇根州大學有個學生為了寫論文,找來五十個人,測試他們面對「失敗」的能力。這個學生認為:人,可以分成「狼」和「羊」兩種性格。狼人非常討厭失敗;羊人遇到蹇滯,卻十分坦然。心情緊張,身體會釋放皮質醇,測試結果:狼人落敗,體內皮質醇水平會上升;羊人,則維持不變,但勝出了,這種醇,又多起來。
羊人,沒什麼權力欲,「幾乎到了懼怕權力的地步」。讀了,真是吃了一驚。一直以為自己是一匹狼,偏激,狂躁,愛咬人;然而,回頭一看,單是這「面對失敗」一項,我可真是徹頭徹尾的大羖!是披了狼皮的肥羊!
我為什麼不怕失敗?原來,一向把成功的標準,定得好低。什麼叫「成功」?務正業,不領綜援,包括「藝術綜援」,每天吃得飽,就是成功。用這個標準衡量,我屬於「成功人士」;既然已經是「成功人士」,對「吃得飽」以外的所謂失敗,根本不當一回事。

有些人,愛說自己的「成功史」,以為可以勵志。我總覺得:不斷失敗,始終「吃得飽」,偶然,還能「吃得好」,那才叫振奮人心。我小學畢業,考不上升中試。幹粗活掙錢上夜校,四節課,我上上半截,下半截,躲進茶餐廳。中學會考,沒考過。大專,是到了二十五歲,免試走進校園的;唸了兩年,以最低成績,勉強畢業;老師大搖其頭,我卻沒想到會這麼「成功」,我以為,是要留班,或者,給趕出校的。
二十歲那年,考過一次車牌,幾乎撞死考牌官;以後,沒想過再考,暗想:「有錢,可以僱司機;沒錢,我還不會走路?」做生意,跟出版有關的,做過好幾回,蝕光了錢,包括同夥的錢,唯一學到的,是:「文化事業不可為。」年紀小,參加文學獎,拿了獎,但沒拿到錢;年紀大了,想要錢,參加文學獎,卻因為開罪了一幫專門當評判的「嚴肅文人」,註定落敗;好在我不斷落敗,不斷進步,氣死這群賤狗。
我是一匹罕見的惡羊,我不明白為什麼狼人去會考,要拿九個「A」,只拿到五個,就去仆街死。其實,你要「A」,到我的「石頭店」購物滿一百元,我可以送十個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