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統計處資料顯示,女性濫藥人數過去25年來上升兩倍多,其中16歲以下的少女濫藥人數升幅最大,達12倍;同期女性犯罪被捕人數也顯著增加8成,其中以詐騙及偽造文件者升幅最大。 記者:麥志榮、雷子樂
政府統計處昨日發表的《香港的女性及男性:主要統計數字》報告顯示,被呈報的女性濫藥人數雖比男性少,但升幅顯著,由1981年的797人,到去年升至2,660人,增加兩倍多;反而同期男性濫藥人數由14,271人減至11,427人,減少兩成。報告又顯示,16歲以下的少女濫藥人數升幅最大,由1981年的13人增至去年的169人,增幅達12倍;而去年女性濫藥人數最多的年齡組別是16至20歲,共555人。
過去15年女性犯罪被捕的人數也升幅顯著,由1991年的5,679人,到去年升至10,353人,增加了8成;同期的男性犯罪的被捕人數則由38,380人減至30,451人,減少了兩成;去年女性犯罪被捕的高峯年齡組別是10至15歲,男性的高峯組別則是25至29歲。
女性觸犯詐騙及偽造文件罪的人數升幅最顯著,由1991年的166人升至去年的717人,增加三倍多;同期內女性觸犯爆竊及盜竊罪的人數由2,690人增至5,548人,增加一倍;而同期觸犯侵犯人身暴力罪案的女性也增加一倍。
女性收入中位數低
報告又顯示,本港人口中男女性比例失衡持續,去年每1,000名女性只有921名男性,當中20至39歲的女性人口比男性多;由1986年至2005年期間,從未結婚的女性數目上升47%,男性則上升12%;同期女性勞動人口增加了63%,男性勞動人口則只增加了15%,但去年就業女性的收入中位數為8,000元,仍比男性的11,000元為低。
另外,香港電台聯同禁毒處及禁毒常務委員會聯合製作的實況劇《禁毒檔案》,明日起逢星期六晚上7時在無綫翡翠台播放,首集會把2004年12月海關破獲的歷來最大宗搖頭丸販運案件搬上螢幕。阿茵的故事將在8月5日第二集《禁毒檔案》播出。
「最初一日飲一格」
阿茵八歲時已跟姊姊偷飲家裏的咳藥水,過去30年來,她的世界離不開安眠藥與咳水。去年一個黑夜,阿茵終於嘗到濫藥的苦果,她服用了百粒安眠藥和幾樽咳水後昏迷一個月,蘇醒後雙腿已失去知覺。
「細個貪得意偷飲,最初一日飲一格,大個咗搞到每日飲成兩、三樽。」18歲那年,阿茵好不容易才考進護士學校,因壓力太大,竟開始同時服用安眠藥。「當時我冒醫生簽名去醫院藥房攞安眠藥,搞到冇得做護士。」婚後阿茵仍沉淪「藥海」,將咳水藏在米缸之內,臨盆在即仍偷飲咳水,丈夫氣得揮拳擊向她腹部。
去年初,阿茵飲掉幾樽咳水後偷竊被捕,被判入獄兩個月。她在法庭等候囚車送入大欖女懲教所期間,竟將手袋內的咳水、安眠藥通通灌進肚裏。出獄後她又再濫藥,終在去年中服藥後昏迷,醒來後雙腿動彈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