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跟韓國人沒有泡菜活不了一樣,日本人沒有麵豉過不了日子。
九州最出名的麵豉廠叫「山內」,「山內麵豉」,「山內醬油」,都是當地名物。
「山內」做麵豉,用優質的黃豆,加阿蘇火山礦物質豐富的地下水。工藝說起來當然不複雜,把黃豆煮熟了之後,碾碎,發酵,就成了。但真正做起來,就有說不盡的秘方和講究。
日本什麼都有比賽,麵豉這麼重要的一樣東西,當然更是隆重其事。每年先要在地區賽,勝出之後再去東京參加全國賽。「山內」出品的麵豉,在九州已經無敵,每次到東京,也一定躋身前六名,最高榮譽與「大臣獎」也得過六屆。一說起來,「山內」的職員都顯得很榮耀。
最令他們驕傲的,是麵豉廠裏有一位年屆八十的麵豉專家,叫永田浩富。
永田先生二十多歲已在「山內」工作,天天跟麵豉打交道,一說起麵豉便感情豐富,一缸麵豉要測試,別人都要戴手套,他堅持不戴,肉手直插,說那樣才能跟麵豉真正接觸,體會麵豉成熟的程度。
所有的得獎麵豉都出自他的手,得到的最高榮譽是勞動大臣頒發的「現代の名工」獎,用中國大陸的概念,他就是「全國勞動模範」。那是要有重大貢獻的人才能得到的殊榮。日本人一說起麵豉,就會提到這一位名人,山內出的產品,也都用他的模樣做招牌。
八十歲的老人,紅光滿面,濃眉俊目,聊天的時候,覺得他很面善,於是替他拍了幾張相片,側面放大一看,原來有九分像周恩來。我把相片給人看,無不嘖嘖稱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