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柏文由細到大都好鍾意做運動,而我相信大家作為我嘅醒目fan屎都知道經常做運動嘅好處,所以我都唔會重複做運動嘅好處去呃字數,我只可以講句,游水游得多,炒股笑呵呵。
以前讀書嘅時候,我最喜歡參與嘅體育活動,就一定係排球。不過大學畢業之後,特別係出咗來做嘢,就發覺愈來愈難湊夠十二個人同一時間去打排球,所以就開始研究其他可以獨自做嘅運動項目。
我試過行山、跑步、做gym等等活動,不過一係就覺得會容易受傷,如果唔係就嫌會大汗叠細汗,所以好耐都搵唔到真真正正鍾意獨自做嘅運動項目。即至到有一日,有個朋友問我想唔想陪佢去游水,我就問佢:「游水有乜好?」佢就答:「游水好!因為關節唔會撞擊,所以受傷嘅機會比較微,一齊去啦!」
我就細細聲話:「我都係唔想。」我嗰個朋友就繼續sell:「游水真係好㗎!因為游喺水中,啲水會幫你散熱,根本唔會大汗叠細汗。如果好彩撞正水溫低過攝氏27度,消脂嘅速度亦會大大提高,你咁肥,仲唔來!」
聽落雖然合邏輯,我都係答:「我第日先至跟你去啦。」我哋嘅對答到咗呢到,我個朋友都好似要放棄咁,自己去游水。不過佢臨離開之前同講我咗最後一句說話:「游水嗰度有好多靚女俾你昅。」就令到我冇經大腦、反射式咁叫:「Ok,let'sgo!」(好,去囉!)就係咁,我就開始慢慢培養對游水運動嘅興趣。
其實喺我哋特區,真係有好多畀人享受游水樂趣嘅地方。首先當然要分成兩大類別,第一就係海灘,第二就係游泳池。不過好似前特區奧林匹克游泳代表方力申話齋,如果想知道自己游緊去邊度,最好都係喺泳池裏面游。不過泳池都要分兩大類。第一就係私家泳池,第二就係政府泳池。
大家可能知道,喺我哋《蘋果日報》辦公室大樓,有一個游泳池。而我作為一個撰稿員,其中一個員工福利,就係可以去到該泳池游水。咁噚日,我老友何洱緣打電話畀我,問我想唔想同佢一齊去佢附近嘅政府泳池游水,我就同佢講:「游水都好,不過我唔使去到咁遠游,我要游就去辦公室大樓嘅露天游泳池就可以。」佢話咁自己一個人去政府泳池游水算數。聽完佢嘅電話之後,我都走去大樓泳池。
點知,去到泳池只見到個牌寫住「雷暴警告,泳池關閉」。我都好掃興咁番辦公室繼續寫作,點知,過咗兩個小時之後,我老友何洱緣打電話畀我,問我游水游成點。我就反問佢:「雷暴警告啊,乜你有得游水咩?」佢話有,仲要解釋點解我冇,原因係原來政府游泳池屬於康文署管理,游泳池主管可以決定繼續開放游泳池畀市民游水。不過,私家泳池屬於食環署發牌機制之下,如果一有天文台發出雷暴警告,就算該區天氣晴朗,都要硬性規定立刻關門。
我問佢點解政府有呢個政策分別,佢話佢都唔知,所以我就走去問其他比我醒目嘅同事同一條問題。最後,有個同事絲絲就答到我:「因為去得私家泳池游水嘅人,條命都值錢啲,而游政府泳池嘅就冇咁值錢,所以被雷劈都冇所謂。」咁都得?聽日,就講利世民嘅答案。我都希望大家可以去到《金手指》留言區,畀你哋啲答案我諗吓。
孫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