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整體出口在5月份錄得0.1%按年跌幅後,於6月份出現溫和反彈,轉口及港產品出口總貨值為2022億元,增長6.7%。不過,以第二季計算,出口貨值較去年同期只升5.4%,增幅更低於03年沙士爆發後翌季的外貿表現(見圖)。市場人士預期,本港出口表現已露疲態,下半年難復取得雙位數字增幅。
【本報訊】政府統計處公布,經季節性調整的數字顯示,今年第二季整體出口貨值與第一季比較,錄得1%跌幅,是繼首季按季下跌1.1%後,連續兩季錄得下跌;其中轉口貨值下跌0.6%,港產品出口貨更下跌7.8%。
下半年難增逾一成
東亞銀行(023)首席經濟師鄧世安認為,6月外貿數據顯示,5月份出口下跌只是一次性;然而,6月出口的增幅較4月份的9.4%放慢,加上出口數據已經連續3個月錄得低於10%增長,顯示在高利率及高油價影響下,海外市場需求減慢,本港外貿表現亦出現放緩。他又說,今年第二季的出口增長只有5.4%,是沙士爆發後最低的季度增幅,估計第三、四季的出口增幅,亦不會超過10%。
近期美國房產市道放緩,遏抑了消費意欲,渣打銀行經濟師許長泰亦認為,香港出口增長達10%或以上的時期已暫告一段落,下半年出口增長只會介乎5至9%。
美日消費情緒轉弱
政府發言人指出,美國及日本市場似乎分別受到較弱的消費情緒,及日圓在最近數季度的明顯貶值所影響;對外貿易環境仍受到頗多不明朗因素所包圍,如美國及全球經濟在利率上升下可能放緩、內地宏觀調控升級、油價高企及全球貿易持續失衡等,香港未來的貿易表現將受這些風險因素所影響。
6月出口總值2022億元中,轉口貨值1904億元,升6.2%;港產品出口貨值118億元,升16.5%。進口貨值則為2160億元,較去年同月上升9.9%。6月份錄得有形貿易逆差138億元,相等於商品進口貨值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