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昨夜與來自香港、倫敦及多倫多本地居住家人一行八個,到居所附近十分幽靜的溪邊、公園沿行人道散步,時近十一點,大半個社區已然入睡,星星與月皆亮,和風吹遍,雖然念着留院彌留之際的二姐,但因此分散各地的小朋友同聚亦是恩惠。
路過區內小學,遠遠瞄到一群白種少年挨着校園路邊手持酒瓶高聲說笑……中國人「傳統阿Q智慧」即時啓用;好漢不吃眼前虧,三十六着走為上着,瓷器怎得與缸瓦碰……總之明哲保身,避着可能的兇險走。姪兒問:這是加拿大,法治地區,我們人人牛高馬大何怕之有?他當然說對,就是護着他們,怕他們受到不必要傷害才選擇避開的「上策」,心下不是沒有惆悵與憤怒,面對一群野狗隨時撲上來的危險,卻又未有唐山大兄或霍元甲打遍洋人無敵手的力量,打狗仍需量力;他們狗多,我們中間有女性有少年,夜如此深,無論如何不吃這樣的虧。加拿大雖然沒有美國種族間衝突尖銳,但偶有發生有色青少年被圍毆致死,警方一籌莫展案件石沉大海並非新鮮。多年前我們初到貴境上課,同學幾乎百分之九十五白人(以英格蘭、蘇格蘭及愛爾蘭裔為主)。今天多倫多市內及其附近省內幾所著名學府,專業科目難考入的類別,亞洲學生佔了百分之八十強,當中又以華裔及印度裔為主。
多倫多族裔分布以華人佔百分之九點九成為最大族,傳統加拿大人(英、蘇、愛裔)只佔百分之六點五為第二,緊貼為意大利、印度、英國、菲律賓、葡萄牙、牙買加、猶太及希臘等。近年東歐人湧現,所以鬧事的白人也不一定是傳統的加拿大人,而多為新移民子女。
夜深沉,幾名野狗尾隨狂叫又如何,不信他們有膽量走近燈光火着的大路,惡能走多遠?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