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限制外資買樓)新措施,對港人的影響輕微。」目前僅在深圳布吉地鐵沿線就購買五個單位用作收租的港人陳先生表示,雖然新措施將對置業人士買樓採取實名制,藉以打擊炒樓活動,但他可以透過家人或親友的名字買樓。「內地具備投資價值的城市冇幾個,共產黨唔會讓樓市冧嘅!」由於市場早已消化有關訊息,有在深圳、上海的港人買家均認為新措施的影響是短暫的。
市場上周已盛傳由國家建設部、商務部等六部委制訂的限制外資買樓措施即將出台,儘管建設部多次否認有關報道,但隨第二季度中國經濟增長幅度持續高企,國定資產投資依然過熱,令中央六部委終在昨日公布《關於規範房地產市場外資准入和管理的意見》,矛頭直指導致樓市過熱的罪魁禍首─外資。由於看好內地經濟發展及人民幣升值,近年外資不斷湧入中國內地,大部份投入樓市。據分析,截至本月中,流入中國樓市的外資已逾1,600億元。
「六部委制訂的政策,主要針對境外基金等炒家,而非港澳台同胞。因此,除買樓必須採取實名制外,對港澳台買家的要求極為寬鬆。」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一研究員在接受本報電話訪問時稱,「港澳台地區居民和華僑因生活需要,可在境內限購一定面積的自住商品房」,就是要讓地方政府,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對港澳台買家自行制訂相關政策。
外國人居留1年才准置業
在上海古北新區置業的港商林先生表示,新措施規定境外人士須住滿一年,才可購置內地樓,但市場早已消化六部委的有關措施,因此,對境外的買家,特別是港台買家的衝擊不大。「這段時間的內地樓市可能會疲軟,許多買家對市場都抱觀望的態度。」他稱,六部委在7月11日正式簽署有關文件,這是否顯示新措施已正式執行,就連上海主管房地產事務的部門都不知情,可見政策的混亂。
「我準備細樓換大樓。」2001年已經在深圳布吉桂芳園、康達爾花園等買入五個單位的陳先生表示:「因收到料,布吉將起地鐵,所以先後買咗五個單位,每個單位約25萬元(人民幣.下同)。當時嘅樓價係每平方米3,000元,但𠵱家已升到7,000-8,000元。」每個單位約600到700平方呎的單位,現時的租金回報約8-9%。
由於內地大部份買家均為普通老百姓,中小單位的承接力較大。而最新統計顯示,深圳樓價上月同比漲14.6%﹐位列內地榜首。
新措施可防外資聯手炒樓
六部委昨日公布的新措施,對外資買樓的市場准入、開發經營,以及境外機構和個人買樓等三大領域,定出明確限制。北京師範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董藩認為,新措施可防止外國人聯手炒樓,而大多數國家都是在交易環節中來限制。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