較94年低逾12元<br>上車落車:九倉回到實際

較94年低逾12元
上車落車:九倉回到實際

今屆書展,盛況空前。去年中,港股難搵食,「上車落車」無股推介,改為寫了23篇「趣味系列」,聊博一粲。曾有友人提議將系列輯錄出書,在書展中推出,刮一筆。系列文章不多,書難成,即使出書,亦不會「刮」,所得亦只會捐給「蘋果基金」。系列趣料多,間中仍有讀者索閱。讀者如有興趣重溫,請來電,或Fax23703886。

去年5月12日,在寫「趣味系列」之前,寫了1篇東西,題為「回鄉路遙遙,九倉發生甚麼事?」內容是有朋友在94年初以38元買了九倉,但持有11年,每股仍然虧損12元。
94年,九倉(004)最高價40元(恒指12200),PE28倍,P/B1.10倍,價偏高自然難以長撐。九倉現價27.35元(恒指16480),較12年前低12.65元實際得多,有少少吸引力。
■05年(12月年結),九倉營業額125.43億元,微升5%。純利138.88億元,增10%,每股盈利由5.18元增至5.67元;盈利不少來自物業重估盈餘。不計重估盈餘,去年純利44.99億元,增2成,每股盈利1.84元。
以公布的盈利計,九倉往績PE4.8倍。不計物業重估盈餘,則為14.9倍。
06年,不宜假設再有巨額物業重估盈餘,預測盈利較05年增減5%之間,預期PE仍為14.9倍。九倉近80%的總資產與物業有關,租金收入比例大(海港城與時代廣場的租金/營業額共高達42.18億元),如此PE並不偏高。
■05年底,九倉每股賬面NAV26.68元,P/B1.03倍。九倉年報附加資料,計入貨箱碼頭及酒店物業等重估增值因素,每股實際NAV為35.74元。以此數計,P/B0.77倍。

買會德豐

■九倉市值669.5億元,會德豐(020)持有49.97%(佔其市值334.5億元,已較會德豐本身市值260.9億元高出近3成)。第2大股東是摩根大通,持股量5.98%,值20億元。
●九倉較12年前仍跌3成,已實際得多,未來走勢與大市同步。會德豐的附加資料顯示,NAV25.73元,股價12.84元,P/B0.50倍,較九倉的0.77倍低得多。「買」吳光正,應捨九倉而取會德豐,日後另行詳析。

同場加映:第一上海加碼

中資背景、有證券經紀業務的股份如光大控股(165)與申銀萬國(218),昨日突出。光控升4.1%,申銀升6.2%。
上周五推介的第一上海(227,推介前0.70元),上周五立地成佛,昨收0.73元,成交量由前市的431萬股增至1551萬股。
第一上海06年(12月年結)有大量特殊盈利入賬,每股盈利預測0.15元,大增1.5倍,預期PE僅4.9倍,又有NAV1.13元及每股現金值0.65元的優厚條件,中線目標0.92元,推介加碼。
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