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提及寫財經日誌的好處,你今日寫了沒有?事實上,昨日提及看「天書」的缺點,其實還遺留了一個重要的要點,就是投資者很容易被一些投資推介的目標價,限制了自己的投資彈性,但卻沒有考慮過以下兩個問題:(1)推介的理據未必一定準確,事實上,任何評論員及分析員都有出錯的機會,當中包括我自己在內。所以如果太過順應一些推介便作出投資決定,中間沒有作出過任何思考,出錯機會自然增加,所以必須留意無論閱讀任何文章,都需要有一定的批判性。(2)文章「面世」後,市場突如其來變化並不一定在分析員及評論員預計之內,同時分析員及評論員未必可以將有關變化,對股價所帶來的影響,即時向投資者作出解釋,所以如果投資者完全沒有留意環境的轉變,又或者將「推介文章」的目標價定為必定達到價格,若沒有因時而變、及時走位,這樣的投資,同樣存在風險。
讀投資文章要篩選
事實上,投資者的確需要進步,閱讀文章是一個令自己進步的途徑,但問題是如果太過跟隨一些文章的投資方向,很容易令自己迷失在投資路上,因為文章的作者永遠不會了解每位讀者的情況,亦不會明白每位讀者可承受風險的能力,文章內容很大機會是隨着筆者的個人投資方針而撰寫,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所以投資者在閱讀文章時,亦應該考慮當中的投資推介,是否適合自己,如果所選取的股份,風險並非自己能承擔,則應視有關推介的內容為一個參考。
現在談回大市的表現。無論上周五或昨日港股的走勢,都較預期為強,尤其是昨日,在美股連跌兩日下,恒指都在低開後回穩,力守10日平線及16400水平。事實上,美股下跌,或多或少是因為企業業績欠佳,這對港股影響不應太大。
隨着8月的來臨,港股亦進入業績期,率先公布業績的是大笨象滙控(005),市場的關注重點為美國的按揭及借貸業務,當然有關業務的表現好與壞,對滙控業績無疑有指導性的影響,但投資者亦不應忽視滙控的投資銀行業務表現。要知道,在今年初滙控公布去年業績時,已表明會放更多資源去發展投資銀行業務,龐約翰早前亦指出,滙控上半年業績較預期理想,是否有所暗示?是否代表投資銀行業務取得佳績?值得留意。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