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香港奧運足球代表隊守衞馮嘉奇,在完成環球壯舉及評述世界盃決賽周工作後,隨即決定在新球季繼續職業球員與評述員的「兩棲身份」。今季將重返流浪的「馮奇」說:「當足球員是我自小的夢想職業,既然自己仍有能力便決定再踢下去,享受與隊友合力爭勝所帶來的樂趣。」
圖/文:曾雁平
部份圖片由馮嘉奇提供
對「馮奇」來說,去季可謂悲喜交集。先獲「有線電視」邀請擔任足球評述員,繼而奪取球員生涯首個盃賽錦標(聯賽盃),到季中階段應有線安排,參與在80日內還遊世界盃決賽周32個國家的壯舉,但卻要在傑志拒絕提前解約下離隊,背負着「逃兵」的罪名出發。
環遊世界機會難逢
「馮奇」憶述:「當我知道有這個環遊世界的機會時,便不斷問隊友的意見,又找智囊團幫手,聽聽不同人的意見,而結論是值得去。當時我記起爸爸在我小時候所說過的話:『我們住公屋,實在沒有本事讓你坐飛機,而踢波後,幾個月出外一次,令你有機會去見識多些外面的世界,只要有能力應付(學業),便要踢下去。』」
的確,「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拿了商業管理碩士學位的「馮奇」,坦言就算現在可以選擇多一次,他也會離隊,因這個80日環遊世界的機會,可能是一生只有一次。他說:「這是擴闊自己視野的難得機會,而作事後總結,今次旅程確實令我對人生有更多更深刻的體驗,令我明白知足常樂的道理。」
自返港後,有球圈前輩建議「馮奇」放棄踢職業足球,集中做好評述的工作,又或藉今次行程提升本身的知名度,乘時向其他方面發展,但他最終選擇一切不變,繼續踢職業波,學做足球評述員,還有抽時間兼職教小朋友踢波。
重返甲組轉戰流浪
他說:「踢波是我自小的夢想及理想,既然自己仍有興趣,還有能力兼有收入,值得堅持下去。大家應該知道,現在在香港踢波收入有限,只是經過今次旅程後令我更明白,做人未必事事也要向錢看。當然,金錢可令物質生活更豐富,那刻可能過得很愉快,只是這是否真的快樂呢?現在我踢波,收入可能不是很多,但過程中確實可找到很多樂趣,令我活得更開心,既然家人與有線體育台高層也支持,便決定開開心心踢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