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有九大行星,但這個說法可能要修改。天文學家下月將在捷克舉行會議,投票表決是否採納行星新定義,而去年發現的新星體「齊娜」(Xena)很有機會正式列為行星,這意味太陽系會最少增添一個新成員。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nternationalAstronomicalUnion,IAU)下月會在布拉格(Prague)舉行會議,屆時2,000名天文學家會投票決定太陽系是否應該「擴大」,並會為行星定義設下合理和科學化的準則。
將為行星定義設立新準則
天文學家下月會議上提出的其中一個行星新定義,是將太陽系內所有圍繞太陽轉、直徑超過2,000公里的星體列為行星,若通過這個定義,那意味在太陽系中新發現的多個星體中,「齊娜」將可列為行星。另一個新定義,是將太陽系內所有圍繞太陽轉、軌道是「圓形」的星體列為行星,如果這個定義獲通過,包括「齊娜」在內等23個星體成為行星。
齊娜離太陽比冥王星更遠
不過,無論採用那一個定義,「齊娜」都會獲列為行星,可望成為太陽系第十大行星。「齊娜」是去年由美國加州理工學院(CaliforniaInstituteofTechnology)天文學家布朗(MichaelE.Brown)發現,與太陽相距145億公里,比地球與太陽之間距離多100倍。「齊娜」與太陽之間的距離,也比現時和太陽相距最遠的行星冥王星(Pluto)更遠。直徑2,398公里的「齊娜」也比冥王星的直徑長113公里,它亦是冥王星之後的區域內,類似星體之中最大的一個。
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