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銀行為了加大壓抑貸款增長的力度,以免經濟過熱,因此把銀行準備金率再提升半個百分點至8.5%,而在短期內調升準備金率1%,已在市場之上抽走了共3000億元人民幣的資金。
中國經濟過熱,已是客觀的事實,如果不能控制情況,通脹可能會蠶食經濟增長,而個別經濟環節更可能出現泡沫。如果資產價格泡沫爆破,會是很嚴重的。
調高銀行準備金,銀根被抽緊,會否造成利率上升?如果人民銀行不帶頭加息,相信利率不會大幅上升,但這個情況已反映到一些對息口敏感的內地股份身上。
股價升幅有啓示
上周美股大升,香港股市亦有跟隨升勢,但升幅較多的是中國人壽(2628)及平安保險(2318)等保險類股份,反而建設銀行(939)及中國銀行(3988)等股份的股價未有大幅上升。究其原因,如果內地利率真的上升的話,對於不同的金融機構會帶來不同的影響。
對於銀行業而言,收緊信貸而銀根被抽緊,經營成本便增加,因為能貸出去的金額少了。銀根收緊以至經濟放緩,亦會影響銀行的盈利增長,因此銀行股的價格受到限制,是可以理解的。
收緊銀根甚至要加息,反而對於內地保險業有利。因為從滙兌風險考慮,內地保險的受益人通常是內地人的關係,所以絕大部份所收取的保費都要投放在內地市場。因為內地金融市場缺乏投資機會,所以很多保險的資金只是存在銀行體系之中,如果銀根抽緊而利率上升,會直接提升保險公司的收益。因此抽緊銀根,反而有利內地保險股股價。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