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股壇:恆豐金債重影響業績

點股壇:恆豐金債重影響業績

恒豐金業(870)業績明升實穩,通告透明度不足,原來已出售黃大仙金像,並錄得一次性收益,是業績可升原因。
截至今年3月止年度,恒豐金銷售額28.8億元,增長12.2%,盈利1.296億元,增長21.3%,每股盈利17仙,則跌9.5%,是供股所攤薄,已派中期息1仙,將派末期息3仙,全年股息4仙,較上年度的3.8仙,增加5.3%,派息比率只有23.5%。
於扣除出售黃大仙金像帶來的一次性估計收益2350萬元(相當於銷售額40%)後,實際盈利只有1.061億元,較上年減少70萬元,每股盈利只有13.9仙。
受黃金價格波動影響,去年毛利率由35%降至33%,其他收入增加834萬元或87%,銷售及推廣支出減少3880萬元或7.1%,而行政支出則增19.7%至2.74億元,財務費用更增93%至5114萬元。
恒豐金的銷售推廣費用頗大,去年已減少推廣,而業務的發展,行政支出則增4510萬元,其中僱員薪酬增加1972萬元或16.5%,去年於本港增設分店3間及澳門開設1間,截至6月底,香港分店共8間,銷售推廣及行政支出仍然相當高。
本港及大陸銷售(特許及合作店約100間)佔總銷售92%,較上年增15.8%,如將黃大仙金像的銷售額撇除,增長約13%,自由行的一線城市旅客已減少來港,代之以二線城市的旅客,消費力較低,已由過去每宗交易3千至4千元,縮減至2千至3千元。東南亞銷售減34%,美國增4%,歐洲則跌8.8%,據報去年已獲國際名牌的生產及批發定單,於計及金價的上升,其銷售增長並不理想。

今年展望不明朗

內地調升手錶銷售稅,相信更多內地旅客來港購買手錶,已開設手錶零售專門店,並引入瑞士名牌,原本恒豐金已有手錶銷售,並作相當推廣,現時只是設立專門店而已。
去年度恒豐金供股集資1.88億元,淨負債比率已由84%降至63%,仍然相當高,而且實際淨借貸仍稍高於上年,比率下降只是資產的增加所形成,財務費用對業績影響大,亦因此不宜提高派息比率。
恒豐金表現相當反覆,現價97仙,實際PE約7倍(不計一次性收益),息率4.1厘,現年展望不明朗,雖出售黃大仙金像而「金屋藏嬌」在建造中,也不宜期望出售「金廁所」,若真出售,評價更低,只宜炒短線,不宜投資。
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