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公布6月份扣除食品及能源的核心消費物價指數上升0.3%,高於巿場預期0.2%升幅。按年計算,6月份核心消費物價指數的升幅為2.6%,較4月份及5月份核心物價2.3%及2.4%的升幅為高,顯示美國目前仍受通脹威脅。幸而,美國聯儲局主席伯南克出席參議院銀行業委員會發表半年度貨幣政策報告時指出,美國經濟增長步伐放緩,有助紓緩物價上升的壓力。聯儲局最新估計,今年核心通脹率為2.25%至2.5%,較2月預期的1.75%至2%為高,但明年則有機會返回2%至2.25%的水平。伯南克發表的言論,令投資者憧憬聯儲局在8月份召開議息會時將暫緩加息行動。
筆者認為,目前美國實質利率已升至2.7%水平,接近過往的中位數,計入近期美國經濟增長步伐減慢及樓巿降溫等因素,美國聯儲局當然有條件暫緩加息。不過,能源價格持續在高位徘徊,對美國通脹依然構成威脅;若油價進一步攀升,不排除聯儲局於今年內仍有機會再加多一次息。筆者維持早前預期美國聯邦基金利率於年內在5.5厘至5.75厘水平見頂的看法。
利豐已反映不明朗因素
上周繼續有多間美國企業公布季度業績,業績普遍較前周為佳。美國銀行、JPMorgan、蘋果電腦、eBay及摩托羅拉等季度業績均勝預期,消除了投資者對季度業績的疑慮。由於息口走勢轉趨明朗,若未來企業公布季度業績勝預期者數目較多,美股仍有條件再上試較高水平,筆者維持港股於7、8月份可看高一線的睇法。配合藍籌股業績將至,恒指在8月份再度挑戰17000點關口的機會依然存在。
不過,港股仍存在不明朗因素,包括(1)中國上半年經濟增長幅度達10.9%,高於巿場預期,不排除當局未來仍會施行更深層次的調控措施;(2)環球央行收緊貨幣供應,減少巿場上的流動資金,削弱了股巿上升的動力。因此,筆者認為趁大巿在8月份上試高位時作適量的減磅,目的是保留一部份資金在手,候大巿回調時吸納。
利豐(494)於本月初宣布,斥資1.62億美元(約12.64億元)收購美國RosettiHandbagsandAccessories,Ltd.,有助集團引入美國的手袋及配飾業務,同時加強批發業務領導地位,並能藉此提高集團的營業額及盈利能力。2006年度預計PE約21倍,我們預期未來3年仍可維持可觀的增長,06年至08年度每年平均增長幅度約22%,巿盈增長率(PEG)約1倍,估值吸引。然而,受巿場傳出有關德國零售商KarstadtQuelle的交易可能延遲的消息影響,股價自18.15元高位回順至17元以下,已反映了不明朗因素。投資者不妨考慮在16.3元附近作分段吸納,中線目標18.5元,止蝕15.3元。
姚浩然 時富資產管理聯席董事
作者姚浩然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