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酒店的窗前,看上午的長崎市。前兩天在佐賀還陽光燦爛,一到長崎,就碰上了陰天。厚重的雲層,隨着從海邊吹來的風,翻騰着向山坡上密集的住宅區湧去。
一九四五年八月九日上午十一點,空襲警報響過之後,長崎上空出現了一個比太陽還要耀眼的火球。火球爆發點以攝氏一百萬度的高溫,將熱量擴散出去,空氣極度膨脹形成的爆風,帶着強烈的輻射,迅速波及整個城市。
繼廣島之後,第二顆原子彈在這個日本最早對外開放的城市上空爆炸。
原子彈造成的超高溫,在極短的時間之內,將房屋燒焦,將人們身上的衣服和皮肉燒去,焦骨外露,赤身裸體往水裏跳去者不知其數,城市頓時變成一座煉獄。
這一顆原子彈,結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但遺給日本人的禍害,則長久未清,受到輻射影響的人,得了各種各樣的怪病,敗血病、癌症、原爆白內障、小頭症(頭骨萎縮凹陷),層出不窮。那是原爆死去了七萬四千人之後,長崎人長久的噩夢。
當我站在酒店客房窗前,看着漫天烏雲從海上向城市湧去的時候,不由想起六十多年前那橫禍天降的一幕,似乎聽見那一聲山崩地裂的巨響。
長崎背山面海,平地不多,三面山坡幾乎延伸至海邊,整個城市依山而建,在地理形勢上,高低交錯,層次感相當豐富。到了晚上,從最高的山頂眺望,民居從海邊密密麻麻延上山去,萬家燈火如繁星一樣接到天上,倒映在大海中,美麗動人。想起這個城市的歷史,令人對眼前的美景加倍欣賞和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