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專欄:慈善捐款

李怡專欄:慈善捐款

世界排名第二的富豪畢菲特捐出身家的百分之八十五,共三百七十億美元做慈善事業。此前一周,世界首富蓋茨宣布辭去微軟總裁的職務,專注於他累積基金近三百億美元的蓋茨慈善基金。
這兩樁大新聞,引起一些論者期望:中國的富豪與企業,是不是也可以效法世界富豪,以致可以使社會的公益慈善事業,取代政府的社會福利事業,對社會發揮救弱扶貧的功能。
對這種論調,筆者只能說,若不是在做夢,就是天真得太離奇了。
據中國內地「一家親」新聞網站根據中國媒體的報道,去年中國慈善榜排名前一百三十六位慈善家一年內總共捐出慈善捐款不到十億元人民幣,相當於一億多美元。
若與美國的慈善捐款相比,美國公民去年的私人慈善捐款為二千六百零三億美元,美國人口是二億九千六百多萬,人均捐款是八百七十八美元。二○○五年中國全部私人捐款僅十七億元人民幣,人口十三億,人均只有一點三元人民幣,相當於○點一六美元。而這十七億元人民幣中,大約百分之七十五來自中國境外(包括港澳台),百分之十來自平民百姓,只有百分之十五來自內地富人階層。
中國內地的人均慈善捐款是美國人均慈善捐款的五千五百分之一。而中國的人均收入則略多於美國的百分一(中國三百八十美元,美國三萬七千六百美元)。
倘若再把貧富差距算在內,則中國目前的堅尼系數為○點四五,佔總人口百分之二十的最貧困人口佔收入和消費份額只有百分之四點七,而佔人口百分之二十的最富裕人口佔收入和消費的份額高達百分之五十。
從任何角度來看,中國最富裕階層都應該以更多資源投入慈善公益事業,但事實卻是相反。

至於中國企業,則據全國政協提供的數字,中國百分之九十九的企業從來沒有參加過任何慈善捐贈活動。
中國富豪和企業如此吝嗇於慈善事業的原因,除了中國不具有美國那種新教的奉獻文化傳統之外,還有幾個帶根本性的社會因素。
第一,中國很多富豪發家致富本不是通過合法途徑,一露富,勢必會被社會各方所關注。被列入中國富豪排行榜的富人今年上榜,第二年就身陷囹圄的情況屢有發生。
第二,即使靠合法途徑致富的富豪,也受「財不可露帛」的觀念影響,怕樹大招風,引來一些專門伸手要錢的機構沒完沒了的干擾,加上社會治安不佳,一旦暴露了自己的富有,就會使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受威脅。
第三,中國沒有建立鼓勵富人捐款的稅收制度。
第四,腐敗現象嚴重。慈善捐款去向不明。《南方周末》曾揭露中國希望工程的一億多慈善捐款被挪去炒股票,甚至找三陪小姐的花費都作為「工作費」報銷。但當這期《南方周末》付印時,主管希望工程的幹部竟通過中央高層下達緊急命令,查禁所有對希望工程的負面報道。因此,第五,是沒有新聞自由之下,也就沒有對慈善捐款的監管。
中國若不能改變這五個社會因素,期待中國富人與企業大幅增加慈善捐款,豈非做夢?而中國有可能在可見將來令上述因素有所改變嗎?筆者看到的是,只會日趨嚴重。
逢周二、四、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