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著名報人羅森索(A.M.Rosenthal)今年五月逝世後,他的兒子AndrewRosenthal在《紐約時報》寫了一篇紀念父親的文章,提到不少父親的軼聞趣事;例如由於兩父子名字的英文縮寫很接近,不同的新聞傳媒都曾把原本屬於Andrew的稿費錯誤寄到父親A.M.Rosenthal手上,這位當父親的在收到支票後想也不想便把稿費袋袋平安,後來Andrew追問父親為何「侵吞」他的稿費,A.M.Rosenthal就跟兒子說,他也不明白為何那家傳媒會給他稿費,但對他來說,「當有人送錢上門時,我是不會拒絕的。」(Whensomeonegivesmeacheck,baby,Icashit.)
不過,文章最讓人印象深刻的還是A.M.Rosenthal如何勉勵及教導新進的記者怎樣做好新聞工作。其中一段是這樣說的:「當記者應像獵鷹那樣主動出擊找尋獵物(新聞題材),而不是像烏鶇那樣老在圍網上等待機會。」(Alwaysbethehawk;neverbetheblackbirdthatsitsonthewire.)
是的,新聞工作者的確不能像烏鶇那樣在樹上、在圍網上等待,不然便只能夠採訪到二手消息、只能夠跟進人家發掘的新聞。
但是對在中國大陸採訪的新聞工作者來說,A.M.Rosenthal的原則卻是太危險了,因為在內地要做獵鷹主動出擊、主動發掘重要的新聞很容易碰到北京當局的禁忌,很容易開罪高層領導,甚至被北京當局以各種似是而非的罪名如間諜罪、洩露國家機密罪等拘捕及監禁。
《紐約時報》北京辦事處研究員趙岩先生就是最好的例子。趙岩先生在二○○四年九月協助《紐約時報》率先披露江澤民將辭去中央軍委主席職務及把權力移交予胡錦濤的消息。像這樣的重大消息、重大新聞,任何新聞工作者都會盡力爭取、都會力爭搶先報道的,趙岩先生也不例外,他就像A.M.Rosenthal所說的獵鷹那樣第一時間抓住消息,第一時間把新鮮的消息向讀者披露;可在報道刊登後十天,北京當局就以洩露國家機密的罪名拘捕趙岩先生並把他秘密監禁起來;而自此以後,北京當局便一直沒有積極處理案件,更沒有向外界交代過案件的詳情。到現在趙先生已被拘禁接近兩年,案件還是懸而未決,趙先生何時重獲自由仍是未知之數。對盡忠職守、勇於發掘新聞的新聞工作者來說,北京當局這樣的做法不是太無理、太嚴苛了麼?
當然還有香港的資深新聞工作者程翔先生。程先生是非常積極、非常專業的新聞工作者,為了深入了解中國的最新情況、為了向公眾報道中國政治的最新發展,程先生不斷的到內地接觸各界人士,包括政府官員、智囊、學者以至一些身份敏感人士;誰知道這些正常的新聞訪談工作、這些正常的資料蒐集工作卻被北京當局視為間諜行為,程先生並因此而在去年四月被捕。到現在已過了整整十五個月,程翔先生依然被拘禁,既不能跟家人、跟公司代表有任何接觸,也不知道案件何時會交予法院審理,更不知道案件能否得到公開公平的審理;程先生及家人能做的只是不住的等待、只是無了期的等待。像這樣的處理不僅不公平、不僅不合理,更是對新聞工作者的踐踏,更是對新聞自由的踐踏。
甚麼時候北京才容得下像獵鷹那樣敏銳、主動出擊、不畏政治禁區的新聞工作者呢?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