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酸澀澀,是醋溜族的基本味覺,而妒忌與排擠,則是醋溜族的基本動作。上海師範大學某專業的十多名應屆畢業生,早前就遭遇了校園醋溜族的偷襲──他們的畢業論文,被學院院長判為集體不及格,需要在學年結束的最後十多天內重寫。原因嘛,說穿了也簡單,論文沒有按照「八股」格式,而更像是個人的學習感受。
但是,爆出的內幕不那麼簡單:原來,院長和這些學生的指導老師是「對頭」,他曾暗示這些學生轉投他的門下,結果未能如願,如此而已。校園裏的一場醋溜戰最終讓一群無辜的學生品嚐了本不該屬於他們的滋味。
教授,曾經是一個令人尊敬、還帶有一點神秘色彩的符號。早些時候,以說「三國」聞名的廈門大學教授易中天來滬,無論是裝束打扮還是舉手投足,都有姜文、陳道明的派頭,難怪滬上的教授們要眼熱。
爭上電視怪行笑壞人
易中天的成名與獲利,讓教授們看到了一個新世界。今年早春,上海電視台推出了一個時事辯論節目叫做《撞擊》。這檔不?不火的「面對面」,竟引來教授們的濃厚興趣,躍躍欲試的電話接踵而來。上過鏡的,憧憬着成為大眾傳媒焦點之後的名和利;還沒嚐到甜頭的,就三天兩頭地催促編導。一時間,教授的穿着古怪、觀念陳舊、邏輯混亂、反應遲鈍、信口雌黃、意氣用事、固執己見,直到人身攻擊,種種醋溜表演統統被小小螢屏放大,常常引來哄堂大笑和網絡惡評。
但教授們似乎沒有半點放手的意思,還有人不忘在辯論之餘,拿出自己的書來招徠讀者,因為,只要有人在看電視,就可能會有廣告效益。所以,民間把如今的教授斥為「白天教授,晚上禽獸」也就不足為奇了。
游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