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天下父母望子成龍,不過並非希望子女成為「明日李雲迪」、「明日劉德華」。有調查指出,普遍家長最想「子女做回自己」;最不希望子女像特首曾蔭權。 記者:黃嘉寶
香港電台電視部上月委託城大社會科學學部訪問500名家長,了解他們安排子女接受藝術教育的心態及對子女的期望。
負責調查的首席講師張兆球昨出席港台「華人青年音樂家系列」發布會時表示,在5個有成就的人物中,最多家長希望子女像「藝術家李雲迪、郎朗」,有22.5%;其次為「演藝人陳慧琳、劉德華」,有11.5%;科學家霍金、富商李嘉誠及特首曾蔭權均不足一成。不過,其實近半家長表示「五個也不想」,有47.4%,當中7成表示希望子女做回自己。
最多人學鋼琴
調查又指出,鋼琴是最受家長歡迎的藝術訓練項目,有40.5%;其次為芭蕾舞及中國舞,分別有16.6%及14.2%。每名受訪家長子女平均學習1.3個項目,但有25%是學多於一個項目。大部份家長為培育子女藝術興趣,每月開支600至800元。另外,逾30%家長在子女5歲以下時,已為他們安排藝術教育,近90%表示只「希望子女有全面及均衡的發展」。相反希望子女從中能考取好學校、成為藝術家的不足三成。張兆球續稱,家長應避免以功利心態培育子女,「畀佢地發揮想像力,喺過程中體驗、參與先係最重要。」
年僅10歲的鋼琴及作曲小天才沈靖韜昨即席表演彈鋼琴。他說,3歲開始學習鋼琴,「一開始媽媽話去學,點都要去」,6歲時已考獲八級成績。沈太則表示,不是特意鋪路令兒子將來成為音樂家,只希望他培養有關方面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