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昨天大升375點,重上16400點水平。升市的主要原因,是美國息口有可能見頂。聯儲局主席伯南克在參議院發表報告時表示,美國經濟已從早前快速增長步入溫和增長的階段,若通脹持續高企,將會損害實質經濟表現,屆時要扭轉情況便要付出很大代價,故美國會繼續努力使通脹受控。
數據人心如鐘擺
伯南克的講話,其實是重申通脹目標的策略。聯儲局加息與否,主要視乎通脹是否受到控制。如果通脹受控,那麼息口便可能見頂;相反,如果通脹強勁,美國便會再加息。
最有趣的是,市場人士及學者都知道,經濟數據永遠是波動的,時好時壞。如果聯儲局的利率政策要視乎數據表現來決定,變成了在數據理想之時便不加息(或不傾向加息),在數據變壞之時便會加息(或傾向加息)。
如果數據有周期性或像鐘擺一樣的話,今次數據好便不加,下次數據不好便加,那麼市場的情緒便會像坐過山車。過去數月,美國息口是否見頂,已困擾大市多時,所以市場炒作美國不會再加息,我們亦應該以平常心面對。
就算美國不加息,是否對港股一定利好?全世界各地的利率又會否同步見頂?美國息口見頂的言論出現之後,美元率先回軟,因為已缺乏美息上升的消息去支持滙價。不過歐元區、日本,甚至中國的利率仍可能再加,美國利率見頂,並不代表其他國家的利率也見頂。從最新公布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有雙位數來看,宏觀調控的力度加大,甚至再收緊銀根,似乎不可避免。因此,在選股之時,便要格外小心,就算美息見頂,也不是每隻股份都能受惠。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