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智語陸:國壽利好因素末反映

財智語陸:國壽利好因素末反映

美國佬的方向愈來愈無路可捉,日前美國公布6月份的核心零售通脹有升溫迹象,但始終不敵伯南克擔心加息過度的言論,全球股市即急升以回報伯氏的美意。我同意,6月份的核心通脹是滯後數據,即使顯示有通脹壓力,也不及聯儲局的聲明來得重要。這是否意味着美息見頂論進一步被確認?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美息上調並不可怕,最怕是多加息而令經濟出現超越預期的放緩。8月份加息與否,實際意義不大,因為左右投資市場表現的,是市場對利率走勢的揣測。假使之後的經濟數據顯示美息即將見頂,但美國財金官員唱反調,股市仍會受壓,在往後的時間,我仍估計他們仍會以出口術來調節市場預期。
早前提過,美息上調,壓抑通脹只是其一原因,另一誘因是要支持過弱的美元。另外,目前環球對沖基金充斥,將商品市場炒到飛起,當商品價格升得過火時,便會引發通脹,因此美國在調控利率時,亦會考慮對沖基金對投資市場所造成的影響,若果它們是過了火位,我相信又會搬出加息的言論。所以,伯南克雖然為市場打了一支定心針,但不明朗因素仍未完全消除。不過,聯儲局的言論,最低限度為環球股市帶來短時間內的平穩,所以早前建議投資者不要理會股市短期的波動而沽錯股票。

有貨繼續揸 冇貨等位買

平保(2318)先拔頭籌取得保監會的「禮物」後,股價連升兩日。今次平保牽頭投資國內基礎設施,在120億元(人民幣.下同)資金中佔100億元作為試點,其實最終得益者不但是平保。平保之所以能脫穎而出,是因為旗下的平安信託一直有進行項目投資,但平保去年底的總投資資產達2467億元,是次多投資100億元,實際影響有限。反之,保監會未來批准保險公司投資在基礎設施的額度逾千億元,是次試點只佔總准許額度約十分之一,今次只能分一「小羮」的國壽(2628),預計下次獲分「大羮」的機會相對提高,原因是國壽始終是國內保險業的龍頭。
國壽日前公布保費增長數據遜預期,但目前國壽概念不只是保費增長,投資回報亦要計算在內。坦白說,沒有人可準確估計國壽在投資方面有多少回報,但以今年國內A股市場表現及人民幣升值的誘因,應未全面反應在國壽股價上,因此建議繼續持有及採取逢低吸納的策略。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