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風景線:陳水扁必須辭職

台灣風景線:陳水扁必須辭職

卜大中 台灣《蘋果日報》總主筆

台灣的陳水扁總統現在狼狽不堪。他女婿趙建銘和其父趙玉柱龐大的貪瀆案被掀開後,使得扁極為難堪。這對趙氏父子害了扁、害了民進黨、害了台灣本土政權和民主的正當性,跟古代「趙氏孤兒」的忠義節烈不能比。

親綠的學者們看不下去,發表公開的連署聲明,要扁自己辭職,一時間共鳴蜂起,使扁面臨比泛藍罷免還嚴厲的倒扁形勢。十七號那天,扁原來要在圓山大飯店請民進黨及政府高官吃飯,想緩解親綠學者的迫退風潮。結果許多綠色立委不去,也怕被說成被扁摸頭招安,結果扁只好取消聚會。阿扁的尷尬可想而知。

親綠陣營不再挺扁

親綠學者發表聲明要扁下台,比泛藍的罷免、倒閣、彈劾等動作更具威力,對民進黨和扁的殺傷力更大。泛藍的種種迫扁下台動作,本來就是政治惡鬥的產物,沒甚麼說服力;事實上,無論扁做得好或不好、清廉或不清廉,泛藍都一律無原則地逢扁必反,正因為這麼沒是非,所以泛藍的批判失去公信力和正當性。現在,親綠學者集體要求扁下台就非同小可了,扁不能再言詭而辯地死拖活賴了。
所有大選時親綠挺扁的人,現在都很羞辱沮喪,覺得自己識人不明;還遭到泛藍親友譏嘲,非常丟臉。可是扁還認為可以繼續綁架這些人,利用他們的支持戀棧下去,使這些人轉而變得悲憤忿怒,都要求扁辭職來還給自己公道。他們恨的是,扁那麼篤定自信,吃定親綠人士無路可走,也不會轉向泛藍,被迫成為扁背後的支持力量。這種感受很差,所以才會憤而出面迫扁辭職。

以「制憲」轉移視線

古今中外政治領導人出現正當性危機時,都採用轉移焦點的方式脫困,而製造對外緊張是最常用的策略。但是,操弄民族主義是極危險的,很容易引火自焚,一九八二年的福克蘭島戰爭就是例子。當時阿根廷總統賈蒂瑞政權搖搖欲墜,深陷經濟嚴重通脹、社會動盪不安之苦。為了保住政權,極力煽動民族主義,竟佔領英國屬地福克蘭群島,引爆阿英之戰。結果阿根廷慘敗,喪權辱國的賈蒂瑞被迫下台。
已被迫入牆角的陳總統,在困獸鬥時也會做出可怕的事情。前幾天會見泛綠大老時,扁表示要在兩年內「制憲正名」就是其一。為甚麼選制憲正名作突圍點呢?一是交換獨派大老的支持;二是鞏固深綠基本盤;三是報復反扁者,使他們氣憤痛苦;四是激怒中國與美國,製造外部危機,轉移弊案和迫退的焦點。可是代價可怕,還沒真的啓動,昨天股票先跌一百七十點。

面對困獸鬥的恐慌

扁明知制憲正名無法通過立法院這關,而百分之十滿意度的民意也不容許他制憲正名,可是他仍硬要上馬,足以說明他面對困獸鬥的恐慌,意欲以全民為芻狗。我們可以把想像力推到極致。
制憲正名因為嚴重跨越中國的底線(即法理台獨),於是中國激烈反應;而美國因制憲正名違背扁的正式承諾,發出嚴厲的警告並以行動制裁台灣,於是股市跌到三千點以下,經濟大壞,社會動盪,政潮洶湧,全民恐慌。扁名正言順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發動戒嚴,逮捕反對人士,取消一切選舉和○八年大選……
好,我們只願推到此處打住,不願想像中國在美國默許下武力襲台……獨派大老及深綠挺扁者,只在自己相互加強的集體封閉迴路裏思考,愈來愈自以為是,使扁以為他是絕對正確的,以致悲劇一發不可收拾。
歷史上太多悲劇都是在自己的封閉迴路中發生的。現在扁的封閉小集團正在往那個方向移動,我們必須在無法回頭前,阻止悲劇的發生,那就是扁為台灣辭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