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衣廠股東陳先生昨日從新聞報道得悉政府提出開徵銷售稅,立刻與其他股東商討和計算損失,驚覺原來整間公司的利潤會被銷售稅吸去近兩成,包括要多聘三個會計員,每月開支多三、四萬元,又會被「下游」的出口商拖長一倍交款期限,到時惟有把留在香港的展銷部門撤返內地,十多名香港員工將要加入失業大軍。
需要增聘會計員
「我哋做製衣嘅毛利好低,只有5%至6%。」陳先生與朋友合股在內地設廠,在港僅留下展銷部門接洽生意。他說,開徵銷售稅比客戶要求有八、九折優惠「更加難啃。」香港的辦事處現聘請三人負責會計,每月開支三、四萬元,將來每張單據都要詳細記錄,「一啲都唔錯得,如果唔係會告你瞞稅」,預計要多請三名會計員。加上每年要聘請會計師核數,一年開支可能額外多四、五十萬元以上,還有燈油火蠟都要納稅。
陳先生強調,他的小企業一年營業額只是以千萬元計,利潤5%至6%,銷售稅所需額外開支,將會吸了其中的1%,相等於減少近兩成利潤。而廠方賣貨要代政府收銷售稅,令買貨的出口商要增加現金周轉,預計會要求廠方提供多一倍、即長達六個月的交數期,每張單動輒數百萬元,變相增加了廠方的負擔。
不滿政府開支大
陳先生最不滿公務員隊伍龐大,政府開支太大。「新加坡要養軍隊,香港只得飛行服務隊,國防食阿爺嘅,冇理由開支咁大,總之香港政府開徵銷售稅係唔合理。」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