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為加強打擊網上非法下載活動,政府計劃本年底前推出諮詢文件,擬將非商業用途的非法下載活動列為刑事罪行。工商及科技局局長王永平昨日表示,正積極協助版權持有人採取民事行動,並要求網絡商協助。 記者:張柳影 黃偉駿
王永平昨日出席「青少年打擊網上盜版大使」誓師儀式後表示,將下載侵權作品刑事化的議題極具爭議性,因為有關執法牽涉入屋搜查有關人士有否侵權,部份外國儘管有同類法例,但實際上沒有執法。他強調諮詢文件沒有既定立場,希望在個人基本權利與保障知識產權之間取得平衡。
制服團體網上通報
根據現行《版權條例》,任何人士如未得版權持有人許可進行侵權行為,如製作複製品作出售或出租之用、分發複製品或上載複製品在網上供人下載(包括BT點對點)等,即屬違法。一經定罪,最高刑罰為每份侵權複製品罰款五萬元與入獄四年。至於在網上非法下載版權作品,若非用於商業用途,暫時毋須負上刑事責任,但版權持有人仍可透過民事途徑,向侵權者提出訴訟索償。
1,600名來自香港11個制服團體的代表昨日在灣仔舉行誓師儀式,希望動員20萬名青少年監察網上侵權作品散播,並在「保護知識產權大聯盟」網站上通報,共同打擊網上侵權活動。出席儀式的海關關長湯顯明表示,至7月18日已收到超過1,200個由「青網大使」發出懷疑侵權BT種子的網上通報,當中三分二已被刪除,其餘大部份的BT種子連結也已失效。
湯顯明續表示,這個由海關、知識產權署及五個本地版權業界聯合舉辦的計劃是「對種子不對人」,一經通報就會交由海關跟進,希望藉青少年參與舉報,加強他們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