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身考察 消費文化<br>中三生體驗賣藝唔容易

親身考察 消費文化
中三生體驗賣藝唔容易

【本報訊】要聽好歌、欣賞藝術品,不一定要前往大會堂,七名中三學生走訪各區體驗廟街賣唱、變臉、擺棋盤擂台等街頭藝術;更親身客串半天賣藝者,總結體驗是:「賣藝唔容易!」另外,有中學生進行調查,踢爆坊間補習社標榜所謂「奪A保證班」,其實是有導師預先篩選,剔走表現差劣的學生,「保A」班原來不是人人有機會報讀。 記者:黃嘉寶

由教育統籌局及消費者委員會合辦的第七屆消費文化考察報告獎,初級組冠軍、以「賣藝芝麻街」為題的香港四邑商工總會黃棣珊紀念中學中三生廖綺文表示,以往認為賣藝者「好可憐、好污糟,無見識」,去年十二月中她與其餘六位同學在尖沙嘴天星碼頭嘗試賣藝生涯,更慘遭途人鄙視。

保A班要考入讀試

不過,自從與多名賣藝者交談後,才發現他們專業的一面,「賣藝者將藝術帶畀身邊嘅人,令人哋開心;雖然賺得唔多,但堅持自力更生」,例如以破解殘局見稱的旺角棋王,「佢唔當賣藝係工作,唔係為錢,視為一種享受」;她認為,賣藝消費文化與別不同,「無一個標明嘅價錢,隨便想畀幾多錢,甚至唔畀都得!」
另外,高級組季軍聖士提反書院以「奪A『補』證」為題,組員研究補習社如現代教育、英皇教育及遵理學校的宣傳單張,發現大部份導師都未曾教授出奪A的學生,只是將這一小撮的「成績」作大幅度的宣傳,所以令坊間學生誤以為某補習社導師教授出很多「奪A」學生。
報告又指出,保證「奪A」班有以下特點:78.2%要求學生在入讀前考試;91.4%要求學生定期交習作,不交者保證失效,及96.1%有定期測驗,未能通過評核的學生有可能得不到保證。
其餘得獎者包括高級組冠軍拔萃男書院,他們以「生命有涯消費無涯」探討祭祀及殯儀用品與服務的消費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