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怨無仇? - 鄧達智

無怨無仇? - 鄧達智

有智慧的前賢說得好:「無怨不成父子,無仇不成夫婦。」
美樂閒談中常常讚美:「還是閣下好,無怨無仇。」
只說對了一半,雖然拒絕要兒要女,可仍有父有母啊。
悲喜是相對的,有喜必有悲,一切皆有代價。沒有期望喜,所以不用付出悲;對一般人說來,這樣的生涯有時未免太孤清,生活一切寄望全數歸於工作功課,畢竟這些身外物轉眼成空,有與沒有,得或不得,最後都無關重要,都失卻悲喜。
悉尼在很很年輕時便說過:「試空想今天沒有母親,沒有姊妹;便可以為所欲為,置生死於度外……」
他成功了一半,他媽先走,然後是她妹妹;他沒有為所欲為,依然好好地勤力地做好他的事業。但他在年輕力壯,沒有麻煩朋友,基本上沒有通知過任何人,彌留之際,只曾搖電話回去加拿大在我二姐家中留下告別語。不過,最終,還是他在世上僅餘最後一個親人,他的大姐老遠從美國跑回來為他完成喪事,帶着他的骨灰去了異鄉。沒有跟他大姐聊過,她的心情如何?

隨着一把年紀漸去漸遠,看着身邊親友夫婦間不斷謾罵,演着人世間愚夫蠢婦一切無聊角鬥,感受着另一些朋友因為子女未如他們意願成才或徹底自暴自棄帶來的傷痛,自己不禁感恩;「感謝主,賜我無怨無仇!」當然,人生最大的福份仍是有悲有喜,這樣的流程更完滿更充裕;「無怨無仇」畢竟是一回逃避現實。
夏家兩個小朋友,見舅舅老遠跑來見他們母親最後一面,相擁痛哭;雖然悲苦,卻讓你感受人生溫暖及希望面。尼雲家三父女老遠從倫敦趕到,本來不想讓兩名早失母親的外甥女重溫喪母傷痛,畢竟能見到自己兒子、姪兒及甥女們聚首堂前,下一代人人牛高馬大,執着她被輸藥針筒刺得不餘多少平伏皮膚雙手,二姐不禁展露微笑;在絕望的一刻看到希望,她會安息,含笑先行一步。
雖說無怨無仇,一代又一代的小朋友為前路伸展修建,耗費心神精力的營役功課可會沒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