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天的走勢模式基本上一樣,低開之後午市中段展開反攻,可是尾市又有回吐壓力,波幅不大,只不過是在200點內上落,筆者當然是買定離手博開大。
油價及金價迅速回落,中東局勢影響力漸減,但企業盈利憂慮,以至伯南克新一輪的講話,都令市場繼續觀望。在香港,還有中國經濟過熱、可能再有宏觀調控措施出台的顧慮。
又一次作事後孔明,假如像筆者想單純賭中東危機大事化小的話,應該是沽金沽石油,而不是買股票,買股票不明朗因素太多,要連過幾關才有錢收,沽金沽石油純賭一個因素,回報穩陣得多。今次這個教訓要緊緊記住,日後遇上相若情況的機會多的是。入市前先決定自己在賭甚麼轉變,然後再決定這種轉變會影響甚麼市場,而這些市場中又有沒有其他變數,令走勢可能不如預期。在決定出擊理由,以及工具的選擇之上,都要極之清晰,實在太難贏錢,所以一定要賭得更精明。
不記得上次以色列人和阿拉伯人的衝突是甚麼時候,亦不記得最終怎樣解決,既然如此,引證了大事化小的機會甚高。但一位朋友反駁,其實不必太介意是否大事化小,就算是震撼如海灣戰爭、911等事件,在歷史上留痕,對金融市場的影響也只不過有限,日後回看,都證明了當日是低吸的機會。
有危才有機,但今時今日金融市場太多衍生工具,令大家都過份短視。當然目前的震盪,令股市再跌幾個百分點才反攻並不出奇,不過以史為鑑,不應迷失在短期波幅之中,尤其是這種政治事件引發的震盪。
市場恐慌始終是很難解釋的一回事,難怪有人專題研究。惟有拉長戰線,減低注碼分段吸納,才可把握這種人棄我取的機會,全日侍候在大眾傳媒旁邊,會患上大近視,並不適宜。
黃國英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黃國英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