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昨日可謂有波幅冇升幅,恒指全日高低位相距達140多點,但收市只微跌20點,暫時仍穩守16000點大關。由於本周美國大約有300多間企業公布業績,故即使中東局勢略為紓緩,估計投資者仍不敢太過進取。
上回講到在眾多國內銀行股中,中行(3988)具有較為特別的優勢,首先便是中行在全球27個國家及地區,均設有辦事處,數目逾600間,是國內銀行股中擁有最龐大海外網絡的銀行,相對上中行可謂最為國際化的內地銀行。
此外,雖然內地仍不容許銀行從事證券及保險等業務,但中行卻早已透過其附屬公司BOCI及BOCG等從事相關業務,某程度亦相對優於其他國內銀行股。
至於股份性質方面,據Bloomberg的資料顯示,以市值計算,中行是全球第七大銀行集團,基於其市值龐大的關係,中行的A股,是現時上海交易所市值最大的A股,佔上證綜合指數比重達16%,是這指數中比重最大的成份股。同時,中行亦是FISEXXinhuaA50指數(即交易編號2823的指數)最大比重的成份股。
雖有優勢現價偏貴
至於其他國際指數例如MSCI中國及FTSE25等,亦已納入了中行為成份股,而它在這些指數的比重亦不輕。因此,不少參考這些指數的國際基金也會因而吸納中行,故市場對中行有一定需求。
由於中行的業務及在各指數所佔的席位上,具有其獨特之處,頗具吸納價值,惟現時股價卻不便宜,以現時的股價計算,中行尚不算太吸引,甚至有點貴。據中銀國際的資料顯示,中行現時的股價大約為2005年賬面值的3倍餘,PE則為26倍(2005年盈利),故以銀行股來講,中行已不算太便宜,即使以2006年的預計數據衡量,中行的股價亦達2006年賬面值的2.6倍及預期PE也高達21倍!
筆者感到,假若近期大市出現調整,令中行的股價出現一定程度的回落,其股價將變得較為吸引,屆時才吸納也不算太遲。
相信大家亦知道,國內的4大銀行在過去數年,已相繼出現內部重整及國家注入資金等行動,在此因素下,內地銀行的盈利出現一定程度的扭曲,故在衡量銀行的經營及盈利能力時,則以撥備前的總資產回報(Pre-provisionROA)作參考較為有效。而中行的2006年Pre-provisionROA為1.76%,相對高於國內銀行平均的1.4%-1.5%水平。更有趣的是,建行(939)在這比率竟高達1.97%,是國內銀行相對較高的,反映建行亦頗具潛在投資價值。
譚紹興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譚紹興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