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淵滄專欄:增長雖勁內地物價難升

曾淵滄專欄:增長雖勁內地物價難升

以色列與黎巴嫩真主黨之間的戰事膠着,搞不出甚麼大事,油價和金價也回落了,緩和了股市的壓力。
工商銀行開始準備在香港上市,據說集資額達1638億元,破世界紀錄!工行是中國最大的銀行,其上市對建行(939)會是一個壓力。目前,港人炒建行加入恒指染藍,但是隨着中行(3988)和工行的上市,建行上比不上最大銀行的工行的規模,亦比不上中行對外的投資,下比不上交行(3328)有滙控(005)的背景,吸引力自然相對削弱。
中國政府公布今年上半年的經濟統計,經濟增長仍是非常強勁,高達10.9%,幸好通脹率反而倒退了,僅1.3%,比去年低了1%。我估計是因為投資過度造成競爭劇烈,物價升不上去。
近年來有不少港商和外商都爭着到中國大陸投資,放眼於內地13億人口的巨大市場。但是,投資過多,競爭之慘烈可想而知,因此我們不好對以內地市場為主力的企業抱盲目的樂觀態度。
中國外滙儲備已經達到9411億美元,就快破萬億大關。美元只要貶值1%,中國政府就損失100億美元,將來維持美元強勢的力量就來自中國了。

房地產熱不易解決

今年上半年,中國人民的收入上升超過10%,而通脹率僅1.3%,這表示中國人的購買力大大的提升了。購買力提升,就會想到投資,將用剩的錢來賺錢,因此,房地產熱不會這麼容易就消失。
目前,中國政府一方面希望控制房地產價格,而另一方面卻又不希望房地產的投資過多,這是相互矛盾的。要壓抑房地產價格,就得增加房地產的供應,正如當年董建華一招「八萬五」就將香港樓價打殘一樣。但是中國政府又不希望有過多的資金投入房地產,用來建房屋,而壓抑建屋的結果,就會帶來樓房供不應求,樓價又如何能不升?
這是中國政府目前面對最大的挑戰,不易解決。也因此,我對中國房地產市場依然保持謹慎樂觀的看法。
最後為昨日本文作出一點更正:我今次是與「城大」而不是「理大」學生到內地進行交流。我是城大教授,自然不會率領理大MBA學生北上做課題。
曾淵滄
城市大學MBA課程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