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世界局勢日益緊張,早前北韓試射飛彈,被聯合國通過譴責,而印度孟買又發生連環爆炸案,死亡人數逾200,另有逾700人受傷;新近則有黎巴嫩真主黨向以色列北部發射多枚火箭後,以色列即時以牙還牙,發動一系列近10年來最猛烈的武裝襲擊。以黎戰事開始至今已逾1周,單在黎巴嫩已有多名平民喪生,傷亡慘重。是次衝突令油價升上歷史高位,一度升破每桶78美元水平,而另一具避險功能的重要商品黃金,價格亦攀升至兩個月高位。若中東局勢未見緩和,金價有力再上層樓。
兩大功能盡發揮
一般而言,黃金的升勢是由弱美元所帶動,但這次金價上升卻是與美元上升同時發生,而是次脫離常軌的原因,主要由於黃金多年來一直是對抗通脹的主要對沖工具和擁有經濟低迷時期作為資金避難所的身份。現時通脹已有惡化迹象,多個主要國家如美國、歐洲,甚至日本,均已展開加息周期,以圖控制通脹。除此之外,能夠成為投資者於市況逆轉時的投資工具,亦可歸因於黃金保存價值的能力──無論貨幣的實際價值出現甚麼變化,黃金的購買力都大致維持不變,因此,當投資者預期貨幣將貶值時,他們往往會買入黃金。
其實黃金價格的走勢,除影響金飾的定價外,對各大中央銀行的持金政策及有關企業的盈利和成本控制,亦有着很大的影響。各國央行會定期商討沽售黃金的協議,以控制市場上黃金的供應量。當然,各央行於不同的經濟環境下,都會持有黃金儲備,以保障其國家貨幣的價值和穩定性。在正常的情況下,各央行並不會急劇改變黃金儲備的比重,因為面對不同的地緣政治形勢,加上不同的官方儲備功能,策略一般不會於短期內轉變很大。截至6月底,全球的黃金儲備量達30733多噸,而儲備量最高的國家則仍然是美國,持有多達8000多噸。
至於工業方面,金價的走勢對各類行業都有一定的壓力。近期政局的不明朗,黃金價格高企,就令珠寶業營運成本增加,減慢買家落單的意欲和速度。以香港為例,由於珠寶商對金價高企及其波幅感困擾,因此會採取觀望態度,等待價格轉至較穩定時,才訂購黃金進行生產。
中印需求未低落
話雖如此,許多新興市場對黃金的需求依然殷切,當中以中國及印度的零售消費者對黃金最為鍾愛。傳統上,他們認定黃金為富裕的象徵,於隆重的節日及結婚時都會用上大量的金飾,加上近年這些國家人民的財富不斷增長,故對黃金的需求亦愈來愈大。中國去年在黃金的消費總量就達到213.2噸,於世界排名第4位,僅居印度、美國和沙地阿拉伯之後。
無可否認,近日金價的波動對短期的用家和投資者會構成影響,但綜觀黃金多年來於金融市場的地位和功能,投資價值實在豐富,為一項不容忽視的資產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