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正爭取以A+H股同步同價上市的中國工商銀行,消息指出,該行最快可能在本周內提交初步上市申請表格,但最終日期仍要視乎監管機構對其上市方案的審批進程。不過,工行很大機會不會成為首隻A+H股同步上市的股份,主要是考慮到其集資規模龐大,萬一出現問題會帶來不良後果。
傳本周遞交上市申請
據了解,內地當局希望先以集資額較少的企業進行A+H股同步上市測試,確保不出現問題後,才讓集資額高達210億美元(1638億港元)的工行兩地同步上市。據悉,最有可能成為「試驗品」的,是正籌備上市的中國交通建設集團。上周內地傳媒報道,中交集團擬集資20億美元,考慮在港發行H股募集其中60%,即93億元,而發售A股籌集餘下款項。
消息指,現階段工行仍朝H+A股同步同價上市的目標進發,港滬兩地同步上市,技術上並非不可行,內地A股包銷商也對此存厚望,但關鍵是監管機構何時批准方案。據悉,該行今日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的機會不大,但不排除在本周內提交。
外電報道,工行計劃透過A+H股上市,集資最多達210億美元,是歷來全球最大宗的集資;其中H股擬佔已擴大後股本的12%,在上海交易所掛牌的A股,則佔已擴大後股本的6%。若上市進程順利,工行最快會在9月展開初步推介,10月底上市。
現時A股及H股的招股程序仍存在差異,例如內地的新股要在公布分配結果後5日才可上市,但香港只須1日;另外詢價程序不同,A股公開發售前已定出最終發售價,但H股要在公開發售後,臨近掛牌前才定出發售價。
上半年經營溢利升27%
另外,外電引述工行的內部聲明指出,截至今年6月底,工行上半年的經營溢利較去年同期上升27%,主要因內地貸款需求上升,期內新增貸款達1683億元人民幣。工行去年度實現淨利潤337.04億元人民幣,較同期增長12.4%,不良貸款比率降至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