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批:納稅人權益約章勝銷售稅千萬倍 - 李兆富

蘋果批:納稅人權益約章勝銷售稅千萬倍 - 李兆富

根據世界各國的經驗,有銷售稅的國家,人民的稅務負擔都會比較重,除了因為銷售稅是一種易加難減的稅項,更重要的原因是這些國家在推出銷售稅的第一天,就沒有去想到要先節流的大原則,一旦走上了銷售稅的這條不歸路,唯一終點就是膨脹永無止境的官僚大政府。反對銷售稅,就是反對不負責任的浪費,更加是為了香港的競爭力長遠可持續發展。
政府推銷售稅,名義上是為了擴闊稅基,令更多人可以感受到稅務的重擔,從而抵抗與日俱增的民粹訴求。不過整個特區裏面,除了政府之外又有誰可以大派公帑以換取政治上的支持?所以說到底,銷售稅或許可以令部份要面對選舉洗禮的政客有所克制,不過對那群每天在冷氣辦公室指點江山的大政府官員根本不會做成絲毫壓力;相反,當他們的手頭鬆動了,又那裏來的動力去好好自我檢討?
藏富於民的道理,在於避免珍貴的社會資源被政府的官僚「過水濕腳」。事實上,特區政府的開支大部份用於公僕薪金和福利之上,真正回流到社會的只算小數,所以市民稅務負擔愈重,民營機構和企業的生存空間也愈細,所以反對政府開闢新稅,目的是要保存社會整體的競爭力。政府說開徵銷售稅是為了增加競爭力,是謊話、夢話。
現在特區政府的問題根本不是收入太少,而是開支太大。由特區成立的第一天,政府為了管治,為了博取不同小圈子的支持,政府就不斷的大派公帑。事實上,這種利益輸送已經威脅到香港的競爭力。去年香港在世界銀行的競爭力排名大跌,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不少人看不過眼利益輸送的現象。當然,利益輸送也令到香港的反商情緒升溫,令到自由社會備受威脅。

與其考慮銷售稅,香港人更應該認真了解現在美國各州大行其道的「納稅人權益約章」(TaxpayerBillofRights)。事實上,香港的《基本法》第107條就已經具備有納稅人權益約章的精神,不過未有具體地將保障社會資源的方法寫出來。一般而言,納稅人權益約章就是要將政府開支增長,限制在人口增長率和生活成本增長率的總和之下,且要政府將所有多收的稅收還富於民,跟《基本法》的量入為出精神異曲同工,但是更清晰明確,在執行上的可預見性更強。事實上美國科羅拉多州自92年將納稅人權益約章寫進州憲內之後,其經濟增長活力勝過美國整體平均。
在香港就納稅人權益約章立法,目的恰好就是要避免民粹的訴求,也可以有效地促使全民向浪費公帑說不。要市民明白到公帑的珍貴,不一定要銷售稅這種高成本的全民「萬稅」,以利誘之絕對會更加有效。
試想想當政府錄得盈餘便要還富於民,那麼會有人支持以52億興建超級豪華的添馬艦無敵海景政府總部嗎?當人人都可以因為減少政府開支而得益,政府以公帑換取小圈子的政治支持,可以輕易地逃得過近七百萬對眼睛的監察嗎?當然,將政府收支限制了,官僚擾民的機會也自然少了,社會也可以有更大的空間,讓競爭力可持續地發展下去。
《蘋果批》懇切呼籲今天反對銷售稅的香港人,一起支持納稅人權益約章,為香港的未來發展打好基礎。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