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 舌 - 吳靄儀

學 舌 - 吳靄儀

怎樣才能學好英文?唯一途徑就是多看、多聽、多思考、多練習,而看好的繙譯文字是其中一個方法。很多中文散文名家都會告訴你,越有功力的文字看起來越平淡自然。文字最高境界是詩詞,而最著名的詩句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詞句如「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都是極其淺白自然的。英文也是同一個道理,同樣追求平易自然。

平易自然絕不等於沉悶無味。閔福德英譯《聊齋》之中有一篇「蛇人」的故事("TheSnake-Charmer"),是一個很值得仔細咀嚼的例子。故事是敍述一個弄蛇為業的人與他養馴了的蛇之間的感情和經歷。最初養的兩條青蛇,他名為大青、二青;譯者譯作BigGreen,LittleGreen;後來大青死掉,二青從山上引來另一條小青蛇,原文命名「小青」,譯者譯作"BabyGreen"。小小幾個名字,心思立見。二青後來身軀長大,蛇人放回山中,二青不忍就別,蛇人叫牠走,勸道:「去之!世無百年不散之筵。從此隱身大谷,必且為神龍,笥中何可以久居也?」這幾句話的譯文是:"Offyougo!Soonerorlaterthefinestpartyhastoend.Goandfindyourselfahidingplacedowninthevalley.Maybeonedayyouwillturnintoamagicdragon.Surelyyoudon'twanttostayscoopedupinthisbasketallyourlife?"即使西洋讀者,也不會覺得這段文字與自己慣常說話的用語有什麼不切合。這就是花了心思而不着痕迹的結果。要看學得劣拙的學舌,一份反面教材是網上雜誌《HongKongJournal》最近訪問特首曾蔭權的逐字記錄。你會看到無數模仿外國大人物的高傲口吻,堆砌起來不成樣子,就是因為並沒有用過心思,說話也不是發自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