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層巴倘着火15分鐘焚毀

雙層巴倘着火15分鐘焚毀

九巴、新巴及城巴除了撞車意外,近年每年發生約40宗巴士載客行駛中途突然冒煙或着火的意外,大部份與機件故障有關。有學者指出,現時冷氣巴士車身的隔熱設計令巴士發生火警時難以散熱,可能會助長火勢短時間內變得更為猛烈,整輛雙層巴士可以在10至15分鐘的短時間內完全焚毀,增加乘客的危險。
運輸署發言人表示,專利巴士公司的巴士冒煙及火警個案,去年共43宗,2004年共40宗,巴士公司需就每宗個案向運輸署提交調查報告,若證實與車輛維修不當有關,運輸署會向巴士公司發出警告。
理工大學屋宇設備工程學系教授周允基指出,現時雙層巴士的車身並非全金屬建造,大部份已改用玻璃纖維,玻璃纖維板有隔熱設計,作用是阻止車外的熱空氣傳入車廂,影響冷氣的能源效益,但當巴士內發生冒煙及火警時,車廂內的熱力便同樣無法盡快散出車外,熱力會形成「轟燃效應」,加速火勢,令巴士在10至15分鐘內完全焚毀。

學者促加裝抽氣天窗

周允基建議,巴士公司考慮在車頂加裝幾個抽氣天窗,正常時候關上,發生火警時司機可即時按掣打開天窗,加快散熱,有助減慢火勢,讓乘客有更多時間逃生。
九巴每年冒煙及火警意外佔約20宗,九巴發言人表示,每宗巴士冒煙及火警意外的原因都不同,難以一概而論。
新巴及城巴發言人表示,新巴去年共發生五宗冒煙意外,起因是電路故障或引擎皮帶磨擦引起,另有三宗巴士小火,起因是機油洩漏;城巴去年也有六宗冒煙意外,起因都是皮帶磨擦引起,另有兩宗小火,分別是引擎故障及外來火種引起。
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工程師盧覺強表示,現時雙層巴士引擎全都裝在車尾位置,車頭較少可燃的物料,所以乘客一發現巴士冒煙,應立即向巴士前方逃生。
記者 麥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