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球投資市場好像很多負面因素,在世界盃完結後,一次過地湧來。首先是日本在6年以來首次調高利率,繼而是北韓試射導彈,引致亞洲地區局勢漸趨緊張。跟着便是以色列狂轟黎巴嫩,加劇了中東緊張的局勢,促使油價、金價飆升,令全球各主要股市普遍偏軟。
在外圍這麼多不利因素下,本港不知何時又突然推出商品及服務稅的諮詢文件,有關方面仿似惟恐市場「不夠多事」。
筆者仍記得當年加拿大剛推出銷售稅(GST)時,多倫多市面突然變得極之冷清,一向人來人往的唐人街,亦好像一下子變了「死城」般,這樣冷清的日子好像維持了8-9個月才略為改善。
筆者估計,假若本港推出銷售稅,一眾零售股將受頗大衝擊。
有些自作聰明人士指出,當本港經濟好轉時,港府便應考慮銷售稅云云。其實當經濟不俗時,業主們肯定大肆加租,這已對零售業構成一定壓力,假若再推出銷售稅,真可謂對零售業有「雪上加霜」的影響,故此,以本地業務為主的零售股,在剛進入「加租」的寒冬,日後可能又要面對銷售稅的考驗,真是有排捱。
再跌可以買貨
根據美國NadDavisResearch的資料顯示,由1967至今,中東曾出現5次較大型的軍事衝突事件,當中只有兩次是曾令美國股市出現較長期的跌市,例如在1973年10月的中東戰事,令美股下挫了4成!跟着便是1980年的兩伊戰事,美股亦因而下跌了1成。至於其他的中東紛爭,基本上並沒有對美股構成太大影響。
總括來講,根據過往的事例,中東戰爭較少對股市構成深遠的影響,當市場對中東戰事較為緊張令股市出現大幅下調時,反而是一個不俗的趁低吸納良機。
至於今次中東的戰事,會是1973年10月的翻版,還是一次趁低吸納良機?這則要視乎今次以色列及黎巴嫩的衝突,會否令油價持續高企甚至衝破80美元,對經濟構成深遠的影響。此外,假若這次只是一次短暫衝突,則近期股市的下調,無疑是一趁低吸納良機。筆者則傾向於相信今次事件,將會是一次短暫性衝突,對股市只會構成短期影響。故此,若稍後大市再插多一點,應該可考慮買些貨。
昨日港股午後跌勢收窄,以中移動(941)的功勞較大,它在早段偏軟,午後止跌回升,減少了恒指的跌幅。惟昨日大市成交稍為疏落,僅得180多億元,未能反映真正市況,相信待今天日本復市及美國的公司陸續公布業績後,對港股後市有較明確啓示作用。
譚紹興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譚紹興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