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譯《聊齋》 - 吳靄儀

閔譯《聊齋》 - 吳靄儀

閔福德教授八月即遠赴澳洲國立大學任教,我們趕在他動身之前晚飯敘會,他給我帶來意外之喜,就是一冊他剛出版的英譯《聊齋誌異》:《StrangeTalesfromaChineseStudio》。我從小對《聊齋》情有獨鍾,因為我崇拜的大舅父特別推介過,要我學習那種精練傳神的文字。《聊齋》的內容,怪異而多冶艷,大舅父的推介大膽反叛,我覺得太棒了,第一時間就買來一套細讀。可是,《聊齋》豈是一個唸英文中學十三四歲的女孩所能看懂?真正談得上有點了解,已是很多年後的事了。

可是,《聊齋》的文字的確是別具迷人之處,而閔譯的中國古典文學本身已十分引人入勝。當晚回家,馬上就挑燈夜讀,越來越感到趣味濃厚,興之所至,搬出原文比較觀摩一番──不是查探閔譯的「信、達、雅」,而是譯筆如此天衣無縫、自然流暢,每每令我好奇起來,要看原文是怎樣寫。這樣看去看來,就看到深宵,越佩服譯文,就越欣賞原著,越愛原著,也就越感謝有這樣的譯文。其實,對外國讀者來說,閔譯是一座靈巧而穩當的橋樑,接引他們到中國古典文學的瑰麗花園宮苑,但對香港讀者來說,則是透過比較原著而學習如何用上乘的英語表達意念,包括敘事、描寫人物景物、對話和感情。閔譯的出發點是盡量令現代外國讀者看譯文時感受到中國讀者看原文的情趣,而不是像十九世紀繙譯家那樣,力求把原文逐字繙譯(除了「不宜」的部分),讓讀者充分感到異國文化的別種風情,所以閔譯特別適宜做英語教材,而《聊齋》每個故事獨立,又格外方便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