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慈禧太后宮廷大臣厲順慶將宮廷風味菜譜流傳下來,獨享宮廷菜秘方的厲家,二十年前在北京開了首家菜館「厲家菜」後,直至上月才於上海開全國第二家,雖然設定每位客人最低消費1,000元(人民幣.下同),但依然吸引各地商家、官員慕名前去。第三代傳人厲善麟揚言:「要把每位客人都當成慈禧太后,才能做出美味的御膳料理。」
厲家菜上海店位於外灘黃浦公園的外灘會所內,佔地約600平方米。該店經理周蓉對本報稱,餐廳有九個包房,每房一桌,最多容納86人。上月27日正式開業以來,平均每天都有四至五桌客人預訂,保守估計每天最少有30名客人光顧、營業額最少三萬元。顧客中商界最多,亦不乏歌星名人,還有上海的區長級官員;除了本地人,亦有香港、日本等地人士。
客人不得點菜 沒訂位恕不招待
「如果一生要做100件事,其中一件是吃厲家菜。」有外國的中國旅遊手冊如此形容厲家菜。厲家菜第三代傳人厲善麟,已86歲高齡,他一手好廚藝,來自清朝擔任慈禧太后內務府大臣的祖父厲順慶,把皇宮貴族們幾百道御膳,寫成菜譜,成了一代傳一代的厲家菜。
厲家菜上海店跟北京分店一樣,只供應晚餐,菜式早已安排好,不供客人點菜。有1,000、1,500和2,000元三個消費檔次供客人選擇。主要包括十道前菜、七道主菜和三道點心。代表菜包括原汁鮑魚、糖醋排骨、鴨包魚翅等。還有一大特色,是餐館堅持使用當年紫禁城中使用的傳統烹飪方法,不用味精和添加劑,亦不用微波爐等。
厲家菜一名員工說,煮一隻鮑魚最少要用8至12小時,如果客人沒有訂位便走進來,是很難招呼他的,所以最少要早一天預約。上海作為內地金融中心,商人甚多,消費力高。外灘近年積極打造成高檔消費區,這亦是管理公司引進厲家菜的原因之一。
本報記者/上海《新民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