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野爭議大美國也卻步

朝野爭議大美國也卻步

早在克林頓年代,美國政府因為要應付不斷大幅飆升的醫療開支,曾於93年考慮過以進項增值式銷售稅(Value-AddedTax)來取代本來的零售稅(RetailSalesTax)。由於零售稅是不少地方政府的重要收入來源,故此引來了美國朝野的強烈反對。

智庫:不值得考慮

小布殊在02年,重新考慮引入進項增值式銷售稅,並委派當時的財長奧尼爾進行研究,但亦同樣遭朝野抨擊,結果建議遭凍結兩年多,到了04年小布殊連任後才再度成為話題。
美國最有影響力的其中一個智庫「凱托研究所」(CatoInstitute)之稅務政策總監ChrisEdwards便曾撰文批評小布殊之建議,指除非建議中引入的新稅收乃用作完全取替個人入息稅或企業利得稅,否則有關建議根本不值得考慮。
在背後推動美國政府開徵新稅的還有以歐洲國家主導的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OrganizationforEconomicCooperationandDevelopment)。美國保守派傳統基金會的研究員DanielMitchell便一針見血地指出,經合發展組織之目的其實是要保護歐洲高稅率國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