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調的不穩定性,始終對大陸地產股構成重大的影響。受着上周內地加息傳聞的困擾,以及外電引述消息人士指中央將限制外資投資樓市措施,內地房地產股全線受壓下挫。兩家新上市的大陸地產股世茂房地產(813)及綠城中國(3900),上周收市分別下挫2.99%及1.71%(見圖);如無意外,本周將下試招股價的心理關口。宏調國策下,究竟這兩隻地產股是否值得投資呢?除宏觀經濟因素外,公司的財務狀況又如何呢?
世茂及綠城都是主力發展高檔次的住宅物發展商,前者根據地在上海,後者則以杭州及浙江為主。單從05年的淨利潤比較,世茂似乎略勝一籌,有9.9億元(人民幣.下同),綠城則只有5.87億元。不過世茂有9.03億元的收入是不涉及實質現金流入的投資物業價值重估,若撇除有關收益,經營溢利將由13.03億元,大挫91.52%至4億元,拖累淨利潤暴跌至0.84億元。此外,公司亦面對經營成本過大問題。05年世茂銷售成本及行政開支約21.99億元,佔營業額88%;相對綠城之成本僅佔營業額75%,可見世茂各項開支比重較大,對盈利構成壓力。
在宏調緊縮信貸的方向下,充裕的資金對大陸地產商更加舉足輕重。世茂的流動負債高達101.73億元,較04年升20.69%;綠城亦有92.22億元,較去年升10.14%。流動資產方面,世茂原本僅73.2億元,如果不是今年上市集資40.59億港元,可動用資金極為有限;相反綠城擁有117.69億元流動資產,足以抵償負債壓力。
不過,綠城亦非無懈可擊,其05年現金流淨減少2.6億元,主要是經營業務現金收入大幅減少。世茂亦面對類似問題,05年的現金流淨減少達3.83億元,去年則淨增加7.3億元。
綠城勝世茂
此外,目前本土和外資地產商的普遍企業所得稅率是33%,但普遍享有稅務優惠,因此實際繳稅率高低將嚴重左右盈利。04及05年,世茂實際稅率(所得稅開支佔除稅前盈利比重)分別為21.1%及24.8%。投資者須注意,內地對於物業重估,這種對公司沒有實際現金收入的盈利會徵收重稅,世茂便需為上海世茂國際廣場第一期零售部份的9.02億元的物業重估收益,上繳33%的高昂稅率。所以地產商以物業重估來粉飾盈利,要付上很沉重的稅務代價。綠城04及05年的實際稅率則為30.9%及17.58%。
撇除基本因素,其實綠城的售樓亦勝過世茂。以當前3個最大型的物業項目為例,即上海綠城一期、桂花城一期及春江花月一期,平均售出單位面積佔總建築面積高達99.67%。世茂的售樓銷情相對欠佳,除有3個已落成的項目未曾售出,還有許多仍在發展中。此外,綠城傳將旗下持股49%的東海廣場,以19.6億元售予摩根士丹利,按買入成本約13億元計算,賬面獲利6.6億元;若消息屬實,綠城可分佔3.2億元。綜觀以上分析,綠城較世茂更具投資價值。